阿根廷展出最大恐龙化石 期待珍贵头骨早日面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数月前,阿根廷科学家发掘出土了一具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巨大恐龙化石遗骨,轰动业界。经有关专家初步鉴定,该恐龙具有细颈、长尾,依靠四肢行走,属于生活在约9000万年前白垩纪(Cretaceous)时期的草食性蜥脚类雷龙新物种。2011年,生活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一偏远地区的农场工人意外发现了部分恐龙化石。2013年1月,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尾部、躯干和颈部等完整遗骨先后顺利出土,为全面了解整个动物的鲜活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今年5月,阿根廷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具80吨巨型蜥脚类恐龙遗骸和其他六种恐龙生物遗骨,并立即在全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4年6月28日,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南部1,400公里(约870英里)处丘布特省(Chubut)特雷利乌市(Trelew)的吉迪奥费鲁吉里欧博物馆(EgidioFeruglioMuseum)公开展出了部分恐龙化石。图为孩子们注视着这一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巨大恐龙化石遗骨。图片来源:法新社/马克西乔纳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今,有关方面期待发掘出更多的化石遗骸,并希望找到该珍贵恐龙遗骨的头骨化石。近年来,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的此类具有细颈和长尾的巨型草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有力地证明了该偏远地区曾经是这种最大恐龙物种繁衍生息的家园。图为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拼装这一可能是目前最大的恐龙化石。图片来源:法新社/马克西乔纳斯。

 

      中国文物网7月7日编译报道:数月前,阿根廷科学家发掘出土了一具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巨大恐龙化石遗骨,轰动业界。经有关专家初步鉴定,该恐龙具有细颈、长尾,依靠四肢行走,属于生活在约9000万年前白垩纪(Cretaceous)时期的草食性蜥脚类雷龙新物种。如今,有关方面期待发掘出更多的化石遗骸,并希望找到该珍贵恐龙遗骨的头骨化石。

 

      近年来,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地区发现的此类具有细颈和长尾的巨型草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有力地证明了该偏远地区曾经是这种最大恐龙物种繁衍生息的家园。

 

      2011年,生活在巴塔哥尼亚一偏远地区的农场工人意外发现了部分恐龙化石。2013年1月,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尾部、躯干和颈部等完整遗骨先后顺利出土,为全面了解整个动物的鲜活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今年5月,阿根廷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具80吨巨型蜥脚类恐龙遗骸和其他六种恐龙生物遗骨,并立即在全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对古生物学家而言不仅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而且还促使其做出9月和12月研究计划,以进一步开展春季和夏季南半球考古发掘工作。他们希望通过利用挖掘机在岩石之间进行小心翼翼的探索,发现更多的化石,并找到该蜥脚类恐龙遗骸的珍贵头骨。

 

      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南部1,400公里(约870英里)处丘布特省(Chubut)特雷利乌市(Trelew)吉迪奥费鲁吉里欧博物馆(EgidioFeruglioMuseum)的古生物学家何塞·路易斯·卡尔巴里多(JoseLuisCarballido)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在这具恐龙头骨遗骸化石方面,我们目前仅发现了一枚牙齿化石。由于有关此类物种不断演进的这一阶段,我们尚未发现太多的蜥脚类恐龙头骨遗骸,因此发现整个头骨遗骸对于我们而言尤为重要,具有极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卡尔巴里多表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了这一演进阶段前后的物种头骨化石。虽然此次终于发现了该空白历史发展阶段的恐龙遗骸,但却因仍不知其头部形象而稍有遗憾。(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