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二沙岛华侨博物馆寻找“一个华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An Unidentified Chinese 
 

中国人尤其是广东籍华侨在加拿大建设初期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是谁?的展览图片正是加拿大与中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录。

——加拿大总督江山在华侨博物馆致辞

盯着展板图片的说明,小赵一脸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图片下面,都标注着一个华人的字样。

1024日中午,趁着午休的空当,在华侨博物馆周围上班的小赵惯常来到此处随便转转,刚走进惠权厅,就被展板上的百年老照片所吸引,尤其是那些故事,很有意思,中国人都很老实,只可惜大部分人只有影像,没有姓名和身份

这是Who Am I?”(我是谁?)巴克维尔历史图片展开幕的第一天,华侨博物馆照旧免费开放。

不过,为人所不知的是,就在前一天,也就是23日晚上,因为加拿大总督江山(David Johnston)和广东省长朱小丹的到来,再加上加拿大驻华大使,驻穗、港总领事的现身,这里一度戒备森严,巴克维尔历史图片展的开幕式嘉宾阵容堪称豪华。

巴克维尔位于加拿大西部的卑诗省,建镇已逾150年,是加列布山区金矿带的中心,因此曾吸引不少粤籍淘金者前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自发现金矿之后,华人来到这里,在涌入该地区的59名注册矿工中,就有37人来自中国,初以自由人的形式,后以华工身份被运来,成为中国人进入加拿大的起点。

1868年,巴克维尔遭遇大火,幸在南端的唐人街躲过一劫,和华人陵园以及洪门致公堂建筑等都保留完好,后者还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遗迹,巴克维尔现在成了加拿大第一个、也是为数不多研究华人历史的博物馆

虽然如此,对于这样一群开拓者,除了少数有名有姓的部分华人之外,还有很多华人已经无迹可寻,他们当中,有75%的人再没回过祖国。

2011年开始筹备历史图片展之前,他们已经在巴克维尔的档案馆静悄悄躺了百余年,现在,他们以展览的方式返回故里,但令人惋惜的是,在身份认同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因为时代变迁,曾经用大型水管喷头冲刷整个山坡来寻找黄金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名字,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被统一命名为一个华人

在来华展览之前,一张百余年前拍摄的肖像照片,被其亲人认出,这是巧合,也是幸运,更是一种希望。

巴克维尔理事局副主席罗达亨特(Rhonda Hunter)女士说,每个署名的一个华人都叙述自己的故事,她希望在广东也有这样的幸运,更期待故事能够延续。

巴克维尔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保留了过往的大量资料,这些资料是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华人的历史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此次展览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大力支持。虽然这座小镇不为很多中国人所知,但是它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华裔移民在加拿大流动轨迹的一个起始点。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