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博物馆聘零时员工令工会组织很头疼
近日,备受英国媒体关注的“零时工合同”现象被证实广泛地存在于博物馆行业。
“零时工合同”指的是雇员根据雇主需要随叫随到,工作量、工作内容和时间均不固定,并且没有任何保障的雇佣协议。雇员按临时工时数领取薪酬,没有工作就没有工钱,更别提带薪休假或病假,裁员补贴和养老金福利亦是奢望。这类合同不仅无法保证随时有工作,而且还阻止员工寻求其他的就业机会——即使提供不了保障,有些“零时工合同”也要求员工在接洽其他工作前需获得现任雇主的许可。
英国博物馆协会调查发现,博物馆雇“零时合同工”已是普遍现象。北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有215名员工签署的是“零时工合同”,但只有186人在去年得到了工作机会。泰特美术馆至少有100名“零时合同工”,大英博物馆有40名,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有18名。采用此种用工方式的还有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国家海事博物馆、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科学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亨特瑞安博物馆、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等。这些“零时合同工”承担的角色不一,分为前台服务人员、展览助理、餐饮和安保人员、负责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以及专题的主持人等。
“缺乏有保证的工作时间对员工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泰特美术馆和童年博物馆两家机构的“零时合同工”费利西蒂·弗林说,“去年,我们当中有人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达明恩·赫斯特回顾展期间连续工作21天,很多时候一天要工作12小时。”
一名长期在博物馆担任“零时”助理的员工则表示,博物馆给“零时合同工”安排的工时是一周仅几个小时,这种情况有时要持续一两个月。所以,当有活儿可干的时候,他们总是不停地干,连休息时间都省了,就是为了在没有工时的时候还能有钱花。
对此,一些博物馆界人士认为,“零时工合同”是为了保证灵活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用工方式,在大幅度削减文化预算的背景下,“零时工合同”将会成为今后博物馆主要的聘用方式。例如,英国一家地方博物馆在当地艺术理事会削减了60万英镑的预算后,雇了两名全职员工和6名“零时合同工”。该博物馆经理表示:“我们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游客,如果我们还想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么‘零时合同工’就很有必要。”一名博物馆游客服务部经理说:“如果处理得好,博物馆与‘零时合同工’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零时合同工’还能让博物馆起死回生。”
然而,英国公共及商业服务工会发言人表示:“大部分雇员之所以会接受‘零时工合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零时工合同’对雇主有利,很可能导致剥削和违反就业的行为发生。”英国政府也表示,将于近日就“零时工合同”一事展开正式讨论,反对者希望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彻底禁止这种不公平的合同。
据悉,8月5日,英国人力资源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有约100万受雇员工签的是有争议的“零时工合同”,远超之前官方承认的数字。“零时工合同”存在最多的行业是餐饮、连锁电影院、零售商店等服务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