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生活博物馆将展百幅浪漫主义素描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网9月24日编译报道:狄德罗(Diderot)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美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1767年针对“一幅精美的素描为什么要比一幅精美的油画更让人身心愉悦?”这样一个问题,狄德罗给出了他的答案“素描只强调明度而不强调色彩的绘画形式,因此相比油画等其他画种则蕴含了更丰富的生命力”。

近期,巴黎的浪漫生活博物馆(MuséedelaVieRomantique)计划展出百幅浪漫主义时期的素描作品,其中既有著名作品的早期素描构图,还有一些没有完成的半成品素描绘画,游客可从中领略到画家无尽的构思与创意。展览将重点呈现LéonCogniet、阿里·谢佛尔等人最优秀的浪漫主义素描作品。

阿里·谢佛尔是一位浪漫主义大师,曾在浪漫生活博物馆生活了二十多年。1830年,他在这里建立了两个工作室,并完成了其人生中许多作品的构思与创作。现如今,游客依然能够在这两个工作室内看到一幅杰作从构思到完成的绘制点滴。

此外,展览还包括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Delacroix,1798—1863)的15幅作品,它们分别来自德拉克洛瓦国家博物馆(MuséeNationalDelacroix)、奥赛博物馆(theMuséed’Orsay),以及巴黎皇宫(thePetitPalaisinParis)。

欧仁·德拉克罗瓦是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各个艺术流派,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素描是绘画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它注重结构和明暗,并用明暗关系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的艺术效果。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其独特的表现魅力。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在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素描可以是大师笔下表达创作思路的一张张创作草图,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在审美价值和视觉感受等方面都绝不会逊色于其它任何画种。中外许多大师的素描作品都是不可再生的传世佳作。(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