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12世纪珍贵铜鎏金佛造像亮相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9月17日起,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将向公众持续展出最近喜获的13件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艺术品杰作,其历史可从十一世纪追溯至十七世纪。据悉,本次《中国西藏与尼泊尔最新收藏艺术精品》展会将呈现目前西方国家馆藏中最为罕见的5件雕塑珍品,以及最为精美的中国西藏与尼泊尔书画藏品等。图片来源:法新社/伊曼纽尔·杜南。

中国文物网9月23日编译报道:自9月17日起,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将向公众持续展出于近日喜获的13件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艺术品杰作,其历史可从十一世纪追溯至十七世纪。据悉,本次《中国西藏与尼泊尔最新收藏艺术精品》展会将呈现目前西方国家馆藏中最为罕见的5件雕塑珍品,以及最为精美的中国西藏与尼泊尔书画藏品等。此次上展的所有珍贵艺术品均为杰克和穆里尔·齐默尔曼夫妇(JackandMurielZimmerman)的私人甄选藏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宗教色彩,件件堪称稀世珍宝,因此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亚洲艺术品部南亚与东南亚艺术分馆馆长约翰·盖伊(JohnGuy)作为本次展会的策展人,在谈及最近收购和获赠的珍贵藏品时喜不自禁。他表示:“对于我们大都会美术馆来说,能够获得这一系列由齐默尔曼家族珍藏的喜马拉雅地区精美艺术珍品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上一代人的重要私人收藏精华,充分展现了该地区的工艺创作最高水平,深刻地影响了亚洲艺术的发展进程,我们为能收藏这些稀世珍品而深感荣幸。在过去的四十余年中,几乎每一场大型喜马拉雅地区艺术品展览都会呈现此类精选之作,而此次机会则更加难得,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广大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本次展会具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我们终于能向公众呈现一些11世纪到18世纪的尼泊尔和中国西藏艺术家们的杰出成就。”

据了解,参与本次展览的每件雕塑作品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十分精致。制作于12世纪晚期的中国西藏地区释迦牟尼黄铜佛造像惊艳亮相此次展会,这尊宗教艺术品是同类雕塑作品中工艺最精细的雕像之一,备受世人瞩目;将佛教引入西藏的印度圣人莲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青铜像闪耀全场,称得上是西藏地区之外最大的一座雕塑肖像作品;来自尼泊尔李查维王朝(Licchavi)的毗湿奴(Vishnu)骑金翅鸟(Garuda)铜鎏金凸纹独特雕像做工精美,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1004年,世之罕见;16世纪大型派拉瓦(Bhairava)湿婆神怖相面罩饱含着深刻的宗教意义,器型较大且保存完好,品质出众。此外,书画类作品也同样是佳品频现、精彩纷呈,其中包括尼泊尔太阳神苏利耶(Surya)与明王阿查拉(Achala)、西藏大黑天护法摩诃葛剌(Mahakala)等题材的藏传唐卡绘画作品。这些珍贵艺术品不仅色泽艳丽、经久不褪,而且用料考究、气势恢宏,其历史可追溯至十六世纪左右,代表了当时的艺术创作水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齐默尔曼夫妇自1964年开始收藏中国西藏地区和尼泊尔的精美艺术品,并逐渐在同时代的众多藏家中声名鹊起,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喜马拉雅地区专题类藏家。通过在此类题材的艺术品鉴赏阶段接触大量精美藏品,齐默尔曼夫妇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日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感悟视角,收藏了诸多无与伦比的珍贵佳品。自1974年起,齐默尔曼夫妇的所有藏品陆续公开展出并发表于各大收藏类刊物(包括1977年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喜马拉雅之诸神与恶魔》专题展览等)。1991年,为配合在美国与欧洲举行的巡回展览,美国艺术联盟(AmericanFederationofArts)经允许后公开发表了齐默尔曼夫妇珍藏多年的甄选藏品。在随后的二十余年中,齐默尔曼夫妇慷慨解囊,不断将其珍贵的喜马拉雅地区藏品出借给各艺术展馆,以供广大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