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展“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

据悉,919日,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撩开神秘面纱,通过展出,观众可以了解、重温西方艺术史那段璀璨的时光。展览截止至121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剧院包厢》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筹备三年联合打造,共展出73幅法国19世纪油画精品。据介绍,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来自克拉克夫妇的毕生收藏,1955年后由他亲自筹划建立的克拉克艺术馆保管至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弗朗索瓦米勒《牧羊女:巴比松平原》
 

展览分为三部分,以巴比松和印象派风景画为开端,观众即可观赏到法国画坛革命的领军人物柯罗、米勒、卢梭等巴比松派画家的经典作品,又能欣赏到印象派从新生到成熟的毕沙罗、莫奈、雷诺阿等人的风景写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皮埃尔博纳尔《女子与狗》 

 

随后,展览第二部分将曾在当时官方沙龙中绽放异彩的学院派画作和落选者沙龙中的印象派典型作品共聚一堂,令观众领略十九世纪法国画坛的真实面貌。同时,通过展览的第三部分,观众将与生活在十九世纪不同阶层的人物见面,目睹他们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以及时尚风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读书的莫奈夫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期间,上海博物馆特意为观众开辟了四楼第三展厅,以克拉克艺术馆的创始人——“斯特林•克拉克在中国:1908-1909”为主题,展示克拉克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希望大家能够对克拉克考察队的活动多一点了解,并体会克拉克先生值得尊敬的国际主义精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卡米耶柯罗《伯约明群岛的浴女》
 

作为克拉克艺术馆的创始人,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以他丰富的艺术收藏品享誉世界,从这次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即可看到他对艺术事业的毕生奉献。这位伟大的艺术爱好者还有另一个不为大众熟悉的身份:他是一支科学考察队的发起者,曾在1908年至1909年间带领他的队员穿越中国大西北,对中国的地理理、气象、生物、民族志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作出颇多贡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克劳德莫奈《溪中鹅》 

 

与斯坦因、伯希和等二十世纪初来到中国的外国考察队不同,克拉克自始至终贯彻了他的考察初衷——以严谨的态度深入黄土高原腹地进行科学调查。他的考察队非但没有从中国带走任何出土文物,还对所经地方的村民有求必应,不遗余力地提供医疗救助。考察结束后,克拉克考察队把他们收集、制作的动物标本全数捐赠给了科学研究机构。相比斯坦因等人因引发文物所有权问题的争议而备受大众瞩目,克拉克考察队纯粹的动机和公益的性质反而使其成为了世人关注焦点之外的一场默默无闻的旅程。(东方艺展网 汪承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克拉克科考考察队成员(从左至右):索尔比、克拉克、科布、格兰特、道格拉斯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