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羊驼世界”博物馆展现独特印加文化

观光客到秘鲁南部印加古城阿雷基帕,游览老城区殖民地时期建筑、科尔卡大峡谷等名胜后,一般还会到访市中心广场附近的羊驼世界博物馆,感受印加传统文化一脉的编织艺术。

在一个西班牙殖民风格建筑的庭院,亮黄色的外墙由白色线条勾勒镶嵌,墙上写着羊驼世界。接待记者采访的是世界著名羊驼毛纺织企业米歇尔集团的赫伯特经理。

赫伯特说,阿雷基帕是世界羊驼中心,秘鲁是全球最大羊驼毛生产地和出口国。米歇尔集团为让更多人了解羊驼毛以及印加人世代相传的编织艺术,于2006年开办了这座拉美唯一的羊驼主题博物馆。

走进羊驼世界,最先看到一个小羊驼园。围栏里有白色、褐色、黑色等多种颜色和品种的羊驼,它们温顺可爱,喜欢与人亲近,参观者都可以体验与它们的近距离接触。赫伯特说,羊驼是南美最美丽的骆驼科动物,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从古印加时期就已被人们驯养。目前,南美大约生活着400万只羊驼,秘鲁南部地区约占95%。

羊驼世界是一个工作中的博物馆。羊驼园旁边有一个七八十平方米的展厅,地上堆满了各色羊驼毛。一个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工作帽和口罩的女工在精心挑选羊驼毛。内行看门道。赫伯特说,这位女工并非单纯表演挑选,而是在按颜色、质量和毛的粗细度分拣羊驼毛。

羊驼寿命一般为20年,剪毛期约有10年。通常,它们10岁前的毛是细的,具有商业价值。在一个羊驼毛色样板前,赫伯特指着从白到黑数十种颜色的羊驼毛说,地球上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羊驼这样色彩丰富,我们这里拥有的羊驼毛颜色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共32

庭院中有一个大棚,墙上挂着羊驼毛和印第安土著人用的纺锤以及色彩鲜艳的毛线,台子上摆着几个盛有干树枝、种子、树叶的陶碗,旁边泥石砌成的炉灶上放着4个泥罐。据介绍,印第安土著人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工具纺线、染色,那些干树枝叶和种子就是染料。

在大棚另一端,两位穿绣花罩衫、搭白底红花格子披巾的印第安妇女席地而坐,各自埋头编织着不同图案的长披巾。她们手中的工具是4根粗细不同的木棍和一个用大羊驼骨磨制而成的梭子。赫伯特说,织布女工来自库斯科土著社区,她们的织布技术是祖传的,至少传承了3000年,编织的图案花色都很传统,大多是她们社区内的湖泊、花和鸟等。赫伯特说,她们织布不需要图纸,无论多么复杂的图案都存在心里,参观者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一种世代相传的活文化

看过手工织布后,赫伯特带记者一行来到一个类似于大厂房的大厅,这里两侧摆放着13台废旧机器,每台上方是其当年的巨幅工作照,其中最老的一台已有近百年历史,是1917年制造的。赫伯特说,这里的工业化生产程序展示从羊驼毛到成衣的生产过程,现在使用的机器现代化程度高了,但工艺流程没变。

羊驼世界博物馆面积不大,却充满文化气息,具有独特魅力,每年来这里参观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羊驼世界已成为历史古城阿雷基帕的一张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