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艺术教育受火爆市场影响大热
新加坡——亨利·李(Henry Lee)曾经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但由于担心职业前景,他后来还是决定改学化学工程。
“人们普遍认为搞艺术赚不到钱,而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国家,我觉得还是要当个好儿子,找份工作养家,”现年32岁的李先生说。
然而,现在他改变了态度,已经重返学校学习艺术。
李先生之所以转变,是因为艺术市场在新加坡开始变得日益繁荣。这个城邦国家传统上以其完善的金融中心而闻名,却从未被视为创造力的大舞台。
纵观亚洲,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地向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学校和各种艺术节倾注资源。新加坡也不例外。
2011年开始举办的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Art Stage Singapore),目前吸引约120家画廊参与;政府在一个艺术区投资近1000万新加坡元,约合800万美元;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ArtGallery)计划于2015年开放,届时展出的东南亚艺术藏品规模也将跻身全球之最。
在新加坡,国内外机构对艺术教育的兴趣也变得日益浓厚。
去年9月,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lasgow School of Art)与新加坡科技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Technology)合作,开设了它的第一所海外分校。但也不是所有的国际项目都能顺利进行。在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新加坡分校开办后不到数月,纽约大学分校提斯克艺术学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在去年11月宣布即将因财务问题而关闭新加坡校区,后者在2007年开始投入运营。
不过,近年来,新加坡本土艺术院校仍在不断向前发展。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University)在2005年创办了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此外,新加坡还有些更加久负盛名的艺术院校,比如创办于1984年的拉萨尔艺术学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Arts)和1938年创立的南洋艺术学院(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NAFA,又称南艺)。李先生目前正是南洋艺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攻读美术专业文凭。
长期以来,南洋艺术学院的美术专业一直面临招生难的问题。该校每年录取音乐和时尚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超过700人,但他们中选择美术文凭项目的却只有60人。
“现实地看,美术文凭不是一毕业就容易带来收入的,”教务长塞缪尔·李(Samuel Lee)说。但他也指出,“时代在变化,看到家长和学生们的支持,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新加坡的艺术文化教育也开始低龄化。由政府资助的新加坡艺术学院(School Of The Arts)建校于2008年,是亚洲为数不多的艺术类高中之一。目前它已从最初的每年招收80人扩大至每年200人。
“如果你上网浏览论坛,会看到家长们在询问,为了能考进艺术学院是否需要送孩子读艺术辅导班,”校长林玉贞(Lim Geok Cheng)说。
新加坡艺术学院的学生不用参加本国考试,而是参加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我们不需要过分注重考试,因此给艺术创造了更肥沃的土壤,”林女士说。
而且学校特长老师的比例也更高。“实践是我们办学理念的核心,”新加坡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董叶明(Kelly Tang)说。他是新加坡最高艺术奖“文化奖”(Cultural Medallion)的获得者。“我们请杰出的艺术家亲自授课,这样学生就能始终和活生生的艺术家交流,观察艺术的创作过程。”
学校也在下更大功夫传授有市场需求的技能。在南洋艺术学院,插画专业的学生可能也会学习数字动画课程,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此外,学校还开设会计、活动管理和商业计划书撰写等课程。
“当我刚来南洋艺术学院的时候,我以为以后唯一的出路是教书,”现年21岁的学生克里斯托尔·方(Crystal Fong)说。“但两年之后,我意识到还有很多其他事可以做。”
为了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南洋艺术学院和一家公司合作,让后者在南艺校友与有艺术作品需求的企业之间牵线搭桥。该校同时还在校园商店出售学生的雕塑和画作。
南艺和拉萨尔艺术学院培养出了如黄汉明(Ming Wong)和廖芳炎(Vicent Leow)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出现在海外主流展览上,如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但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本土毕业的艺术家能进入新加坡文化机构的领导梯队。
艺术登陆新加坡由瑞士人洛伦佐·鲁道夫(Lorenzo Rudolf)牵头创立。陈维德(Eugene Tan)在本月上任,担任规划中的国家美术馆新馆长,他是新加坡人,但是在英国接受的教育。
新加坡人也开始意识到,即使最终没有从事创作工作的学生也能从艺术课程中受益。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相当依赖考试,”转而投身艺术专业的前工程师亨利·李说。“但是当我们在南洋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史和理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住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件,更要了解当今的艺术世界。老师们想让我们通过自己对事实的研究,真正吸收知识,然后自己去开创成功之路。”
“我们的艺术老师会定期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坐到一起,对课程设置进行讨论,”新加坡艺术学院的主任董叶明说。“因此当学生看待艺术中空间的概念时,会联想到物理学中密度或者高度的概念。通过对各方面的理解,如配合比以及它在音乐与舞蹈中如何起作用,学生们能够将艺术当作学习之门。”
董叶明说,只要学生在毕业时能得到全面的教育,校方就会备感欣慰了。
“我们不仅要填充在交响乐团或是画廊里的席位,”董先生说,“更关键的是把有资质和想象力的学生输送到社会的其他领域。要使教育更有意义,艺术院校就要跨越音乐厅,向更广的范围渗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