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非裔美国人创制人面壶现身美国佐治亚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网5月7日编译报道:位于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佐治亚美术馆于 2013 年 5 月 4 日举办了《人面壶:19 世纪南卡罗来纳州艺术与祭祀》作品展,展览将持续至 7 月 7 日。据悉,本次展览由美国密尔沃基美术馆和 Chipstone 基金会主办,参展的所有人面壶精品均是从南卡罗来纳州埃奇菲尔德地区的人面造型容器中甄选而来。这些精美容器充分展现了其作为祭祀用品在形成过程中散发的独特魅力,给人以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同时也有助于深入探讨这些艺术品对于埃奇菲尔德地区非裔美国人的文化意义。

人面壶艺术形式起源于 19 世纪后半叶的埃奇菲尔德地区,由饱受奴役的非裔美国人创制而成。壶上的五官均采用高岭土进行加工制作,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粘土和其他材质在西非被视为神圣之物。最初,艺术史学家认为这些容器是非常实用的贮水器皿。随后,一些人进一步提出其具有宗教仪式用途,可用于存放祭祀用品。而最近更多的研究表明,这些人面壶的用途十分广泛,原先很有可能因外人的以讹传讹而遭到误解。后来,白人陶工借鉴了这种设计形式,但不再使用高岭土,更加异想天开地随意制作人面壶,最终导致这一艺术原型固有象征意义的丧失。

佐治亚美术馆装饰艺术部负责人兼本次展览的内部策展人戴尔•寇驰表示:“深受奴役迫害的非裔工匠们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饱含着他们对于非洲文化的执着坚守,这是对其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的强烈抗议。这些人面壶堪称北美地区独具非洲特色的艺术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同样融合了其他文化类型,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当然,欧洲文化也从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org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