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博物馆将展出莫言作品及成就

昨天上午,在由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和瑞典对外交流委员会主办的“创新瑞典”系列活动中,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的奥洛夫先生介绍了诺贝尔奖的历史沿革和遴选程序,并表示博物馆将在不久后展示包括莫言在内的新一届诺奖得主的作品与成就。

从每年9月开始,诺贝尔委员会向全球邀请包括大学教授、研究者、前诺贝尔奖得主等各领域专家提名候选人。第二年2月开始,各奖项委员会将讨论候选人,并将范围缩至20名,到5月左右缩减至5名。 9月委员会成员进行最后一轮讨论,并考量当年想要彰显突出的领域,最终于10月上旬从5人中投票选出获奖者。奥洛夫说,因为时差关系,诺奖得主有时会在深夜熟睡时被电话惊醒,接受媒体采访前往往只有半小时不到的准备时间。

文学奖的评选不同于理科奖项,不仅看重评委的个人观点,更依赖翻译过程。此次莫言有机会获奖,也得益于他的3部作品被翻译成瑞典文。奥洛夫承认语言仍是诺贝尔文学奖国际性上的一大障碍,不过上世纪80年代后,也有越来越多欧洲以外的文学得到了关注。当被问及莫言与马悦然的私交是否影响了此次评奖时,奥洛夫予以了否认。

责任编辑:LXC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