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博物馆建设巨额运营费用惹争议

据新闻晨报报道,围绕美国“9·11”博物馆建设的争议10日宣布解决。负责博物馆筹建的基金会与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达成协议,确保停建的博物馆复工。

然而,基金会预计,“‘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完全开放后,每年将产生6000万美元运营费用,仅私人安保一项需耗资1200万美元。对这一高昂费用,即便一些“9·11”袭击的遇害者家属也难以理解。

博物馆建设搁置数月

由于当事双方财务分歧,美国“9·11”博物馆建设搁置数月。

基金会主席、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10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让我非常满意的是,在这一重要(‘9·11’)周年纪念前夕,我们能宣布达成协议,确保‘9·11’博物馆完工。”

“我现在的目标是让博物馆建设重新开始,”布隆伯格说,“协议确保工程快速重启,直至博物馆建设完毕。”

“9·11”基金会实际控制“‘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负责筹款和督导纪念活动。港务局是“9·11”重建基址所有方,负责建造博物馆。港务局说,基金会因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修改等项目欠其3亿美元,基金会方面则指认港务局拖欠钱款,原因是港务局没能按照最初约定,即2009年完成博物馆建造。

依据基金会与港务局所达成协议,港务局的责任成本减少1.5亿美元,博物馆工程立即重启。

经费来源现难明确

“9·11”博物馆是美国“‘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建设重启后,工程预计将耗时超过一年。

博物馆延伸地下共7层。这里将摆放“9·11”发生时的现场物品,包括消防员头盔和大楼碎石,以及遇袭地的建筑模型。

纪念馆包括一处地面纪念广场,去年开放,迄今吸引450万参观者。依据审计后的基金会文件,“‘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去年开支2780万美元,包括纪念广场开放4个月的费用。基金会预计,如果博物馆完工开放,基金会每年开支将升至6000万美元,其中1200万美元用于私人安保,45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用于纪念广场的喷泉。

经费来源现难明确。基金会现在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捐助以及纪念品销售。布隆伯格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说:“没人拿走钱财去给委托人建狩猎屋,也没有人在(拿基金会的钱)吃鱼子酱或喝香槟。”

按他的说法,资金除捐款,还可来自联邦资金或博物馆门票收入,比如每张20美元。

巨额运营费用惹争议

按每年6000万美元的运营费用计,“‘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的耗资超过许多知名纪念地。

美国最大国家军人公墓阿灵顿国家公墓每年吸引游客400万人,开销为4500万美元;南北战争中葛底斯堡战役纪念地葛底斯堡国家军事公园开销为每年840万美元。不过,“‘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也绝非最贵,美国大屠杀纪念馆2012年的预算支出为8120万美元,其中5100万美元来自联邦资金。

“‘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希望获得2000万美元联邦资金支持,但这一提议现受阻。

一些“9·11”袭击的遇害者家属也不能理解巨额费用。吉姆·里奇斯是一名退休主厨,在“9·11”袭击中失去身为消防员的儿子。里奇斯认为,“‘9·11’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巨额费用让悼念初衷变调,把这里变得更像旅游地。“我们只想要简单的纪念,但他们想把这里变成大都会博物馆。”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