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全面加大文物追索力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埃及卡娜芙娜芙夫人木乃伊面具

近日,藏于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的一个有3200年历史的埃及卡娜芙娜芙夫人木乃伊面具引发了一起官司。美国政府因质疑其来源非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归还埃及。而经审理,法院判决称该文物来源合法,可以保留。

据报道,根据埃及国家文化艺术与文学新闻委员会近日召开的会议要求,该委员会所属的文明遗产与文物小组已经草拟规划,拟全面加大对埃及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力度。

该规划依据所有现存海外的埃及文物均属本国财产,国家应尽一切可能将其收归国有的共识,首先要求有关政府部门,主要是国家文物部通过埃及驻外文化机构的协助,对流失海外的文物进行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建立清单和数据资料档案库,明确文物名称及种类、原发现地点、现存放地点和流失渠道,为每一件文物登记造册。清单涵盖埃及近代各个历史时期以不同渠道散失在世界各国的文物,其中包括18世纪以来统治埃及的历代总督和国家元首赠送外国元首的文物;外国文物挖掘队根据埃及原有法律经合法分成渠道拿走的文物;被购买、偷盗和走私的文物等等。

为此,埃及国家文物部将成立专门的扩大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埃及现存海外的文物进行归类,依照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将流失文物划分重点和优先追索部分、难以追索和无法追索部分等类别,并分别提出追索建议和说明,为下一步的追索行动奠定基础。国家将为此集合文化、新闻和外交途径,在埃及境内外组织大规模的会议、座谈会、报告会,对外说明埃及政府追索流失文物的目的及其民族、历史和学术意义,同时,将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渠道,重点就非法流失文物事宜,与世界上拥有大量埃及文物的国家政府进行沟通。

由于该规划涉及的国家较多,且部分文物如巴黎、纽约、伦敦和罗马拥有的古埃及方尖碑已经成为上述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一些古埃及文物还是大英博物馆、卢浮宫、柏林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重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无法实现追索,因此,埃及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分阶段地完成规划任务,即对可以收回的文物加大谈判力度;对难以收回的博物馆内珍贵文物与收藏机构谈判,制作复制品;对地标式文物与相关城市协商为该文物树立说明牌,说明文物的类别、历史价值、原挖掘地和离开埃及时间等信息,以示游人。

自古埃及开始,埃及的盗墓现象就十分猖獗。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成功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并建立古埃及学以后,盗卖和走私埃及文物的现象从未间断,加上历代统治者的馈赠,大批古埃及精美文物散失在世界各地,追索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成为埃及文化界人士和文物专家的一块心病。在他们的积极呼吁下,埃及政府相关部门草拟出上述庞大规划,有着重大意义,但考虑到文物追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目标注定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