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收藏3万多件抗战文物 挂个牌他家就是博物馆

  20多年收藏3万多件抗战文物,先后将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文物3200余件套捐献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不是南京人,却比很多南京人更了解那段历史,他就是张广胜,沈阳的民间收藏家。

  拴羊的铁杆开启他的收藏之路

  张广胜生长在沈阳,老人常和他说一些当年日军侵华的事情,对于曾经的那段历史,他一直充满好奇。而收集抗战文物,要从20多年前说起,那时他在黑龙江一带做边贸生意,在乡下时,发现一位放羊老人拴羊的铁杆有些奇怪,仔细看去,竟然是日军用的刺刀,掏钱买下,这就是他收藏的第一件侵华日军的物品。

  而后,他对此产生了兴趣,开始关注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各类物品,并全力收藏。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国内外,其中收集来的一些珍贵的文物,在博物馆里都是罕见的。

  这些年来,他已先后6次为纪念馆征集文物史料3200余件套。其中,他捐赠的“侵华日军‘南京陷落纪念’瓷瓶”被评为一级文物。“这个瓶子是我从一个历史老师手中收集来的,当时在他家看到这个瓶子,做工非常好,就想看看是产于哪里,却发现竟然是日本当时制作的‘南京陷落纪念瓷瓶’,这正是日军侵华的又一证据,经过几次沟通,最终这位朋友割爱,我得以收藏。”张广胜表示,这几年,他将自己收藏的抗战文物中有关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杀的一些文物都捐赠到了纪念馆,例如当年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城的军旗以及带有血迹的日本军刀等。

  3万多件文物他视若珍宝

  20多年的专注,张广胜收藏了各种类的抗战文物3万多件。近年来,有一些个人和单位都曾表示要收购张广胜的文物,他婉言拒绝。“每一件都有故事,每一件我都舍不得。”张广胜表示,“如果有机会,会办一些各种类型文物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但卖掉,我还做不到。”

  不卖,却捐赠了数千件文物给纪念馆,那又是怎样一种想法?张广胜表示,个人虽然可以不定期举办展览,但是受众毕竟是少的,将一些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抗战文物放在纪念馆,可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展示,让他们了解日军侵华的历史,更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如今他收藏抗战的相关文物不只是爱好,更是一种习惯。他每天都在翻阅各种资料、学习、研究,同时还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从世界各地去帮他寻找,如今他的女儿也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和他一起学习、研究。

  除了向全国各地捐赠一些文物,目前张广胜及其亲戚的家中还留有2万多件抗战文物。他表示,有关抗战的文物还有很多,只要有能力就会去收集,出于资金的考虑,以后会考虑专题化的收集,收集之路不会停止。

  “如果未来看到有南京抗战以及南京大屠杀等相关的珍贵文物,我会尽力去收集,并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张广胜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