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偶得姚春和手炉

  日前去浙江旅游,我有幸购得一只民国时期的铜手炉。这只手炉为白铜质地,炉身最宽直径14.5厘米,底面直径12厘米,高7.5厘米,重645克。从外形 看,它包浆熟旧,小巧精致,取下镂空雕花的外盖,可以看到炉身内壁厚实,用料足,工艺考究。手炉的两侧各有一个提耳,与半圆形的提把相连接,方便实用。炉 身外侧刻有精美图案,近处的楼阁与远山呼应,一叶扁舟泛行湖面,颇具诗情画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炉底篆刻着三个隶体汉字:姚春和。

  武汉姚春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铜货品牌,1915年其曾在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最高奖,此后名声日隆,生意越做越大,其产品远销欧美。姚春和之所以能成 为名店,和其技术过硬的掌作师傅有关。和大多数手艺人不同的是,这些掌作师傅经过近乎残酷的学徒生活,天天都在坚硬的铜材上运刀如笔,如此心无旁骛几十 年,才具备了精湛的手艺。民国时期,国内富贵之家多为姚春和铜货铺的用户。1938年10月,汉口沦陷,当时日本人强行征收铜铁,用于制造枪炮,铜器几乎 一件也没有保存下来,姚春和的生意也止步于此。如今,铜货作坊这个行业在武汉已近消失,只留下零星的杰作和一个打铜街的地名,留给后人的只有一丝惆怅而 已。

  目前国内收藏“姚春和”的藏家不在少数,我认识一位藏友专门收藏此款铜器,他的藏品有挖耳勺、帐钩子等小件,还有铜水壶、铜脸盆等大件,就连上厕所的矮痰盂和客厅里摆设的高脚痰盂都统统是“姚春和制造”,的确称得上一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