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李占扬畅谈许昌古今发展走向
日前,考古学家李占扬教授应许昌市委、市政府之邀,参加“许昌市2015—2030城乡总体规划”评审会归来,接受记者专访,畅谈许昌古今发展走向。
李占扬教授,是著名的“许昌人”头骨化石发现者,也是文物古迹开发利用较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93年主持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发掘与研究时,他将化石集中分布的4号探方恐龙蛋原地保留,成就了如今西峡恐龙遗迹园的主体陈列。
谈起许昌未来15年的城乡规划,李占扬说:“许昌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优越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具体说是一条得天独厚的地质断裂带、一个有待复兴的地下河形成的大湖,以及三大文物古迹。”
一是地质断裂带。这条纵贯全市西北至东南的地质断裂带,虽然说历史上给许昌带来数不清的中小型地震,但在人类历史上也有不少贡献,关键是现在怎样认识和利用它。断裂带沿洛阳龙门山-许昌王门-灵井-许昌西湖,向东至鄢陵腊梅园,在谷歌地图上可清楚显示这条线的独特景观。现在地貌也显示,在这条线自西向东左侧比右侧高4-5米。根据地层资料,这条线的地下岩石的断裂错动,形成地下暗河,且一度水量很大。地下河为沿线的泉水提供了充足水源,灵井自流泉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距今10万年以来,“许昌人”依据优质的泉水,创造了同时期比其他地方都要发达的“许昌人”文化。
二是大湖。许昌是有名的缺水城市,但历史上这里曾有一个著名的湖泊——许昌西湖。北宋时期,许昌离东京汴梁很近,西湖几乎是当时最重要的游玩胜地,其与杭州西湖齐名且不相上下,许多文人骚客云集西湖,留下众多千古不朽诗作。如北宋欧阳修的“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下万古人”;苏轼的“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的诗句。但在北宋之后,中国政治中心南移,中原地区自此衰落,加上明清一些编撰学家,未能将这些著名诗篇收录弘扬,使之散失乡里,而今也只能是“藏至深山人未知”了。
灵井一带曾分布有相当大的水域,可与许昌西湖连成一片,当时可谓河湖遍布、鹿象成群,一幅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观。即使现在,断裂带沿线仍有十分丰富的地下优质矿泉水,同时也是许昌重要的储水层。
三是文物古迹,即上述的灵井许昌人遗址、禹州瓦店遗址和三国时期的汉魏故城等。
灵井许昌人遗址,自2005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至今,已发现9个古人类个体,包括老年、壮年和未成年各个阶段的化石标本。近年古人类化石的集中出现,使灵井许昌人遗址成为继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之后,我国境内发现古人类化石最多的遗址。灵井许昌人遗址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之一。
禹州瓦店遗址,是国内已发现最早的夏代遗址之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起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网上也有流行语称:“不到瓦店、二里头,你咋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曹魏故城是大家熟知的,它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都城。曹操以此为基地,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屯田”大业,与其有关的大量史迹均发生在这里,名著《三国演义》其中就有150余处提到许昌,可谓“闻听三国事 每欲到许昌”。
此外,还有钧瓷、历史文化名人等,都是许昌的“亮点”。
“你不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怎能勾画城市的未来?你不知道这个地区昔日的辉煌,怎能绘制出发展的蓝图?”谈到目前国内一些城乡规划中,出现重经济轻人文的现象,李占扬感慨地对记者如是说。
采访结束时,李占扬欣然挥就自作诗词《许昌》中的名句:“写吾中华一脉承,世人翘首望许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