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南城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荆州举行

  11 月28日,纪南城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荆州举行。参加过纪南城大会战和后续发掘的几代考古工作者及部分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50 余人参会。四十年前的1975 年,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上海、天津、湖南、河南、四川、山西、青海等七个省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齐聚纪南城,参加考古大会战,对纪南城及其周边墓葬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纪南城考古大会战是考古学界首次就某个重要领域的关键点进行大规模的攻坚作战,对于楚文化考古和楚都探索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掀起了楚文化研究的高潮,提出了许多重

  要课题。正如李学勤给本次会议发来的贺信中的评价:这次考古大会战,对楚文化研究乃至整个考古学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楚文化崛起于江汉地区, 对中国古代文明曾有卓越的贡

  献,纪南城考古大会战,对于考古学术意义和学术史意义都非常重大,值得深入探讨、隆重纪念。

  会上, 高崇文做了主题演讲,认为纪南城考古工作对于古代都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也为探讨早期楚文化及其都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尺; 纪南城墓葬的发掘对于楚文化系列编年和分期具有奠基作用,为分析古代丧葬制度和楚国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多位学者围绕早期楚都丹阳、纪南城、楚国墓葬、出土文物、国外楚地考古与楚文化研究等进行了交流, 有学者建议早期楚文化研究应该重视地下出土文献。

  近几年,为配合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纪南城及周边高等级墓地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特别是“十二五” 期间对纪南城开展的全面勘探和局部发掘,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基本摸清了纪南城的范围、城内格局,特别是宫殿区夯土台基的分布格局以及一些重要建筑遗存的分布情况。周边高等级贵族墓葬的

  发掘,如对熊家大冢、望山桥、冯家冢等开展的考古工作,对探讨楚国社会组织和层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楚国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提供了重要材料。这些工作也为开展荆州片区

  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基础材料。

  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说,十三五期间是推进以纪南城为核心的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的关键时期,要体现考古工作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未来的工作要把纪南城放在一

  个更大的文化区域开展系统的区域调查; 围绕居址、墓葬等内容综合推进。纪南城研究要纳入楚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开展。”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说。

  座谈会上,参加过考古大会战的一批老考古学家回忆了当时的工作情景。会后,代表们参观了纪南城遗址及考古工作站、荆州博物馆、熊家冢遗址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