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采集狩猎协会第11次会议在维也纳召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5年9月7-11日,国际采集狩猎协会第11次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这是自1966年举行的“人类—狩猎者”的会议以来,采集狩猎协会的又一次盛会。本次会议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和语言学家参加。会议的话题围绕平等、共享、游动、社会和技术进步等展开,中心议题是如何将过去50年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议题用来为现在和将来服务。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Lawrence Barham教授为本次大会做了主题发言,题目是“若无技术,社会将去向何方?考古学视角下狩猎采集的进化”。他以开放的胸怀看待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过去的许多门户之见来自于“两种文化”,即科学与人文的壁垒。现在,考古学家可以一种更轻松的姿态讨论人类情感、幼儿哺乳、心智理论等这些传统上不被认为是“科学“的议题。他的报告梳理了制造工具对人类认知起源的影响,提出距今五万年前后有柄工具的兴起造成了人类认知的重大转变。他还认为进化心理学和“认知”考古的发展为传统旧石器考古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

 

  “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的社会”是本次会议众多议题中的一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翟少冬副研究员组织开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学者参加了该议题的发言和讨论。期间与会听众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翟少冬做了题为“晚更新世晚期到早全新世时期中国的考古发现”的发言。近年来,中国距今2万-9000年的考古发现越来越多。这一时期,全球气候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中国有上百处这一时期的遗址发现,这些遗址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黄河中下游是这一时期遗址发现最多和最丰富的地区,表现出了强烈的经济生活模式转变的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遗址数量虽然少些,但是也表现出了这一地区的人们为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改变。岭南地区虽然遗址发现的数量较多,但是体现出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不大。而广阔的边疆地区的发现则以细石器或小石器的特征为主,且细石器和小石器在这些地区沿用了很长时间。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对环境改变做出的积极的快速的反应可能是这两个地区最早步入文明的最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