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座谈:考古遗址保护利用

  7月2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遗址与出土文物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北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共同承办的考古遗址利用张北座谈会在张北县元中都博物馆召开,来自北京、河南、江苏、河北等地的20多位专家围绕元中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张家口地区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等主题进行了讨论。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韩立森出席会议并做总结发言。

  此次座谈会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局、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河北省文物局等20多位专家,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先生、李存信先生,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时伟,国家文物局原博物馆司司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孟宪民等参加了会议,并就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及元中都的保护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和实践经历,畅谈各自的观点和建议。专家们认为,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一是要提高认识,理念先行。要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牢固树立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生态环境同等重要的观念,关键是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做到适度、可持续、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二是要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要不断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大遗址保护的先进经验,结合元中都遗址自身条件,打造集遗址、公园、文物考古为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体验式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是要围绕节点,打造亮点。在严格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市场的眼光看待文化遗产,在不改变遗迹文物的属性及内涵的前提下,“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工作,打造更多具体、形象、可感知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活动,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