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座谈会在淮安召开

  7月27日,江苏省政府在淮安召开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座谈会,研究部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江苏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成员单位及省旅游局负责同志、大运河沿线8市政府领导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江苏省政府副省长、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组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厅、住建厅、文物局、旅游局和常州、苏州、淮安、扬州代表在会上发言。与会代表还就江苏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更名为江苏省大运河保护和管理市厅际会商小组进行了讨论。会议由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会商小组副组长肖泉主持。

  江苏境内大运河全长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8个地级市,是运河全线十分富有内涵特色的文化遗产带,富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带、文化景观带。沿线8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沿线8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拥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动产产业基地和影视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科技整合示范基地,以及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沿线8市均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5A级景区13个,4A级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占全省70%以上。

  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在发言中总结了运河申遗成功对江苏运河遗产保护、沿线城市形象提升、运河旅游发展、生态环境改善、运河学术研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并对在《世界遗产公约》的框架下,积极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和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文化资源整合的新途径,创新展示运河文化、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议。

  曹卫星在讲话中指出,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沿线各市历来高度重视大运河遗产保护,以运河申遗为契机加大工作推进和政策支持力度,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大运河江苏段正成为整条运河中最具代表性的运河文化带。在新的形势下,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积极意义,充分认识到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在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进大运河“入遗”后续保护管理,以及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工作体系和整体合力。

  曹卫星强调,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抓住运河申遗成功机遇,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进一步提升大运河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以展现文明、优化生态、繁荣经济、造福人民为目标,以运河遗产资源为支撑,以运河沿线城市为节点,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一道既相互衔接、又融为一体,纵贯江苏南北的亮丽文化长廊,为全国大运河保护与利用提供新模式、新样板,不断开创江苏文化发展新书面,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