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泉窑瓷器艺术展暨龙泉窑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月2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主办,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龙泉市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承办的比德尚玉——龙泉窑瓷器艺术展暨龙泉窑瓷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办。

 

  展览以历史年代为序,展出141件古代龙泉青瓷,展示了龙泉青瓷1700年烧瓷历史,讲述了龙泉窑晋唐初创、宋代鼎盛、元代扩张、明代转衰、清代式微、民国复苏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展品既有龙泉青瓷博物馆珍藏的文物精品,也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掘出土的窑址标本、制作工具与各式窑具。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表示,龙泉窑青瓷融汇了南北各大名窑制瓷技艺之精华,将古代青瓷艺术推向顶峰。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及丰富的馆藏文物和考古发现成果,对龙泉窑作出全面阐析,提升博物馆研究水平。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认为,此次展览暨学术报告会,进一步梳理龙泉窑的传承脉络,阐释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认识龙泉瓷提供新的借鉴。

 

  “龙泉青瓷是一带一路的开拓者和先驱者,有着辉煌的外销历史、贡奉朝廷的经历。”94岁的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中国古陶瓷研究泰斗耿宝昌说,在当下探讨龙泉青瓷艺术及学术问题,意义重大。

 

  与会专家就十二世纪两宋之际的龙泉青瓷、龙泉窑近十年考古调查成果、民国时期龙泉窑复兴的业态分析等六个议题展开学术探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郑建明指出,目前有关龙泉窑的研究多集中于窑业本身,未来将进一步积累龙泉窑考古发掘资料,充分发掘龙泉窑文化遗产价值,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龙泉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学术研究与遗物遗迹依据。

 

  龙泉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历史上最后形成,既是大江南北两大瓷窑业文化交融的典型范例,也是宋代“官窑”和“民窑”不同文化层次关联激荡的产物,被认为是中国历代青瓷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总成。大窑龙泉窑遗址是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项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