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商城遗址发现60周年研讨会举办

  7月18日,在150余名国内一流考古专家、学者的注视下,夏商周考古的主要开创者韩维周、安金槐、邹衡3位考古学家的铜像在郑州商城遗址揭幕,拉开了纪念郑州商城遗址发现60周年学术活动的序幕。

  60年前,时任郑州市南学街小学教师的韩维周,首次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大量的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从此揭开了一座沉寂3000多年的商代早期王都的神秘面纱。上世纪30年代,韩维周参加了我省各地包括殷墟在内的考古工作,在郑州地区夏商文化遗存的发现和认识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安金槐毕生致力于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他创立的“隞都说”体系和商文化“三期说”,确定了郑州商城的年代和性质;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邹衡则创立了郑州商城“亳都说”学术体系和商文化“二期说”,确立了郑州商城为商朝第一个国都的地位,被誉为“夏商周考古第一人”。

  与会专家认为,以韩维周、安金槐和邹衡为代表的几代学者对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殷墟之前的商文明经由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找到了答案,使这一关乎中国文明进程的重大学术课题得以解决,商文明的文化发展链条得以基本完整,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一座里程碑。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以《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郑州近年来夏商周考古新发现》《深入开展夏商周文化探讨的几点设想》进行了重点发言。在交流郑州商城遗址发现60年来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专家们还对“一环一带八点五区”的郑州商城遗址公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使郑州商城遗址更好地永续保护和利用,不断推动郑州商城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