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陶公山陶公岛陶公村美丽传说千古流芳
湖水中的小山、山边的小岛,岛上的古村,静静地安卧于在水一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独自地美丽着;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进村落,倾听民间,那一个个故事传说,令人着迷。
4月20日傍晚,记者与村干部座谈后,正是雨后初晴,站在陶公村忻氏宗祠前,只见眼前的谷子湖水面开阔,波澜起伏,青山隐约,白雾迷蒙,夕光照在水面上泛起点点银光,恰似一幅展开的水墨长卷,让人赞叹——
烟波之间隐藏美丽传说
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之末,范蠡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称霸天下之后,功成身退,与西施一叶扁舟下江湖,隐居于甬东大湖之畔伏牛山中,先栖山洞,后筑草堂,以“逃诛公”的谐音“陶朱公”自称。他经商成功,钱多得在家里放不下,就贮在水潭中、湖湾里,三致富而三散财,泽被四方。
后人为纪念陶朱公范蠡,将他生活之地改名“陶公山”,把他贮钱之湖起名为“万金湖”,因湖在明州城东,山系湖上半岛,故后来就有了“东钱湖”“陶公岛”之名。
如今,陶公岛上还有许多范蠡西施留下的遗迹和美丽传说,如陶公钓矶、陶公洞、陶公潭、陶公祠、望鱼跳、上乘庵、纺花山、一本潭等等。
十几年前,东钱湖人戴良维先生将荒凉的陶公岛承包下来,投入资金建设景观、开发旅游。目前,景区面积为20万平方米,游客来到岛上,可寻迹第一财神和美女的隐居之所,重温爱情之浪漫,体悟商道之哲理,还有湖山观光、陶公祭拜、龙船竞渡、野外烧烤等参与游玩项目。
去年,在陶公岛上举行了首届东钱湖陶公财智文化研讨会。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振川提出了范蠡是中国“航海第一人”“沿海开发第一人”“国际贸易第一人”“瓷器第一人”等“8个第一人”。戴良维认为,陶朱公是东钱湖“文化之魂”“商业之根”,希望更多人研究陶朱公,弘扬财智文化。
老屋古祠诉说人世沧桑
陶公山高100米,环湖一周10公里,岛上有三村(陶公、建设、利民)和一个渔业社一个社区组成,居民最多时达万人。
在村干部王雅维的陪同下,记者行走在陶公村里。重新修建的忻氏宗祠,雕梁画栋,戏台飞檐高翘;临水而建的老屋,青砖黑瓦,粉白外墙,小船泊岸,渔网高挂。
村中老人介绍说,忻氏宗祠之外,还有王氏宗祠、许氏宗祠、鲍王祠等。陶公老街,许家大屋,彝训堂、四如堂、听彝堂,都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
钱湖龙舟节起始于钱湖庙会,旧时每逢农历九月十一、十六进行。先是画船殿“菩萨出巡”,接着上塔山庙神祇鲍盖“诞庆”,届时,行会开始,铜铳、礼炮、抬阁、沙船等作前导。农历九月初十,各路龙舟从四面八方云集,湖上留出800米水道,当行会到陶公钓矶时,龙舟始发,锣鼓震天,水手们奋力划浆,观众呐喊助威……
“扁舟去隐似乘槎,瞥眼轻鸥掠浪花。绝爱陶公山尽处,淡烟斜日几渔家。”元朝诗人史弥宁的《东湖泛舟》写出了陶公山的幽静和美丽。
“陶公三村地处东钱湖西岸三面环水的岛上,环境幽静,是农耕时代宁波地区的水乡渔村。”陪同采访的东钱湖镇人大副主任俞伟国说,渔歌樵斧,扁舟柳堤,堪称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2013年,陶公村获“发现中国最美村镇人文奖”,2014年列入宁波市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如今,《陶公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已修编完成,规划定位为:东钱湖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宁波市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浙东地区传统内湖渔村活化石,将以保护性修缮为途径,保护村庄历史文脉、传统功能和原住民生活的延续,让古村落之美延续下来,并焕发新的活力。
眼下,临河部分民居已进行了修缮。生活污水纳管入网工程即将完工,一幢小学校舍改造的民宿项目,正在施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