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繁华远去古迹尚存——探幽瑶岙岭古道
瑶岙岭古道是温台古驿道重要的一段,位于虹桥镇北瑶岙村,绵亘白龙山东麓,南北走向,岭长达三公里,岭宽一点五米左右,岭高海拔约三百五十米,是虹桥镇与芙蓉镇的分界线。北宋年间,古驿道从白溪逾筋竹岭至芙蓉,过瑶岙岭,经新市(虹桥)抵县城。古驿道弯弯曲曲似细长的麻绳缠绕在山际,岭上有保存完整的路廊、寺观、宋窑和神秘的山寨。
沿瑶岙岭古驿道逶逦而上,跨过一个又一个台阶,两旁杂草丛生,时盖路面,溪水淙淙作响,宛如弹奏的琴弦迎迓来客。两旁的山坡被翠绿的枇杷树覆盖着,假如碰上采摘季节,金黄色的果实缀满枝头,热情好客的主人会在树下挥手招呼路人尝鲜。你有兴趣可攀树边摘边吃,他们从不吝惜。今古驿道已失去往日的辉煌,现在村村通公路,以车代步,谁也不愿去出大汗爬山岭。一个多小时的行程,除了几位担枇杷的村民下山以外,没碰见其他行人。岭中有路廊一座,人称半岭堂,年久失修,显得破败,已垂垂老矣。但它以往曾为无数商旅、贩夫、庶民遮风挡雨,旁有清碧水潭,行人可掬水解渴,或浸巾抹汗。当初,这古道人来轿往,热闹非凡,尤其是逢芙蓉、虹桥集市,赶集者朝去暮归,行者如蚁。有时深沉的黑夜,岭上出现犹如移动的星光,那是夜行人遇急事必得赶路的影踪。南宋时古驿道是通向京城临安的必经之地。
峰回路转,山岗上的一棵银杏树挺立着,树干粗大,枝柯蓬勃,绿叶满枝,如盖如伞,接济寺露出琉璃碧瓦,岭头的路廊也呈现灰墙青瓦古朴的身姿。这是瑶岙和界屿共管的古寺,有大雄宝殿、放生池、斋房,香火极盛。循东南山背而去,开始有地坎小路,而后小路渐渐地被茅草遮没了,荆棘挡道,左拐右转,越沟穿壑。二十来分钟后,可见一块台地上散落着无数碎碗片,一个土堆上竖着石碑,字迹隐约可见,上写有“碗窑山遗址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三年二月立”的字样。瓷片淡青透黄,釉面细腻光洁,在这荒岗野岭沉睡了近千年仍不失它的风采。碗窑设在此,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一是这里有高质量的瓷土;二是燃料充足,柴草就地取材;三是碗窑在山腰,处于驿道山岭中心地带,东北是芙蓉,有清江可通东海,南是有“温台第一关”之称的瑶岙,设有水路码头,便于舟楫运输。
西北有一横路前往山寨,前面有22万伏的高压铁塔屹立,直指天际,增添了山顶的高度和雄伟。输电铁塔就设在山寨城墙内,别看铁塔近在咫尺,行程却需要半个钟头,路上,茅草长得一人多高,其叶如刀,一不小心就会被划破手和脸,人在其中,似投身绿海。四旁是密匝匝的杉松混杂林,画眉在林中啼啭,声脆悦耳,很有“鸟鸣山更幽”的雅境。经过几年的封山育林,这处昔日的光秃山,如今郁郁葱葱,生态日趋平衡,现在常有野猪、山麂出没,单枪匹马是没有胆量进入这冷僻之地探幽觅古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