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回味老宁波生活到保国寺里看民俗剪纸
2016-02-15 09:28:06 作者:陈青 范励 来源:宁波日报 已浏览次
“十里红妆展现浙东婚俗文化,抬搁是庙会活动一部分……过年过节其实传承着祖先所约成的仪式和风俗,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大家回味老宁波的美妙生活。”昨天,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鄞州区钟公庙中学高级教师何贤顺的剪纸作品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展出,红彤彤的大幅剪纸洋溢着喜庆的年味。
何贤顺的剪纸作品多次获省和国家级奖项,其中《洞房花烛夜》获第四届(中国·桐庐)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他还荣获“十大神剪”称号;《生命在于运动》《童年趣事》获北京2008年迎奥运剪纸大展银奖,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09年4月《渔家姑娘系列》获全国“鱼文化”剪纸大赛铜奖等。昨天展出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何贤顺新创作的,“我带来了40件作品,因为比较大,展厅只能放下20件。”除了甬上老底子民俗外,还有一部分以梅花为主题,如《踏雪寻梅》《梅妻鹤子》,以及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保国寺大殿梅鹊图。
当天上午,在保国寺春节文化活动“猴年有‘喜’——艺术剪纸”现场,何贤顺还演示了他独特的剪纸技法。“过年前在‘二百’和西江古村非遗中心搞过现场活动,春节期间是第三场。剪纸是一门优秀的古老技艺,是传统文化,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其实只要拿起剪刀动动手,会体会到很多的乐趣。”
一大早从江东樱花社区赶到活动现场的毛惠芬阿姨,很认真地向何贤顺请教徒手剪大公鸡,这位爱好剪纸的妇女平常也教几个小朋友,“我的底稿都是电脑打印的,自己设计的只会蝴蝶和窗花。从‘文化宁波’微信看到春节有这个活动,我很开心。”“动物剪纸形象可以夸张一些,有些地方如果太实了,就剪掉一些让它虚一点。比如眼睛有小圆洞、月牙形等剪法,把羽毛剪出来用锯齿纹左一刀右一刀顺着走……”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虚心,周围聚集了好些前来参观的游客。何贤顺准备了熊猫、荷花、猴子等花样,从上海来的王春凤女士连长辈、孩子一共四口人,也坐下来体验剪纸技艺。“上海、宁波地缘相近,昨天我们在天一阁,碰到很多从上海来的游客,今天在保国寺也听到很多上海口音。小朋友在大门口就要求先找到体验剪纸的地方,很有兴趣。当然,我们最主要是来看保国寺大殿的。”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