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沉睡的森林古道,怎么唤醒你?
2016-01-17 23:46:52 作者:姜华斌 来源:衢州日报 已浏览次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南宋诗人曾几如此描绘行走在三衢道中遇到的沿途景色,时隔千年,诗篇犹在吟唱,可诗人走过的路已难觅踪迹。
“我去三衢山找过,古道已经没有了。”去年上半年起,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吴渭明开始探访和研究森林古道,迄今已走过数十条古道。而在上月,省林业厅开展的寻找和评选“浙江最美古道”活动结果出炉,我市仙霞古道等8条古道入选“浙江森林古道”,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吴渭明用三个“太”字形容我市古道现状——“文化底蕴太厚实,风景太迷人,抢修太迫切。”
衢州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来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线也由此经过,货物经钱塘江溯源而上,运至江山后从仙霞古道进入福建。商旅云集造就了衢州星罗棋布的路网,据市林业局初步统计,我市现存100多条森林古道,多数集中在开化、江山,其中,开化一地有35条古道。随着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的崛起,这些古道在最近二三十年里逐渐被人们遗忘,吴渭明说:“全市经常有人走的森林古道有10多条,走古道的多数是‘驴友’,大部分已经被大家遗忘,修砌过的不足10条。”
森林古道不仅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一条森林古道是一道风景,是一串故事,更是一段历史。”吴渭明展示了他探访古道时拍摄的照片,“每条古道都有独到的风景,周围有古树、瀑布等自然景观,还有古庙、古亭、古村落等人文遗迹。”
“这座廊桥是乐丰桥,建于1738年,是我见到的衢州历史最久远的古桥,它曾是中共西源区革命活动地下联络点。现在,高速公路从它旁边穿过,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在这里交汇,给人一种历史穿越感。”吴渭明指着一张古廊桥照片说,“衢州最长的古道是衢徽古道,目前保存完整的古道有二三十里,但是很多古道因为山洪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只留下一座桥和几个石阶,这一现状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如今,我市受到较好保护的古道有仙霞古道、衢处古道等,它们几乎都处于风景名胜区。但是,也有部分古道因为民间的重视而得到修护,如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常山县球川镇里东坑自然村的“修路节”,在外村民都会赶回村里修理道路。吴渭明说,走访时他得知有的村民是专程“打飞的”赶回修路,这让他很是感动,“另外,江山的太阳山古道也是民间自发筹资修砌的,仙霞古道的修复得到了重视,去年我看到当地为修路挖掉了山顶山茶园里的茶树。”
森林古道作为优异的旅游资源,近两年来也引起了我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去年,市林业局和市旅游委共同发文,提出力争到2020年修复6条森林古道。同时,修复森林古道500米以上的可申报5万元的奖励。吴渭明说,接下来市林业局将在全市范围组织“最美森林古道”评选,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保护森林古道的意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