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又增新亮点
2016-01-02 23:40:14 来源:中国文物报 已浏览次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自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特别是吸引了许多欧美观众的关注。二战期间一些曾被关押在战俘营的老兵后代亲属纷纷到此寻访,了解盟军战俘们在此关押期间的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带给观众更加震撼、完整、丰富、精彩的参观体验,陈列馆近期又增添三处新亮点。
亮点一:青铜浇筑组雕《抗争》,是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孙家彬的遗作。这组高约2.8米的六人组雕,以被关押在二战盟军战俘营中的美英等国士兵为形象,通过战俘向上的身体造形和深邃的目光表现战俘们虽身陷囹圄却坚毅、勇敢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也向世人传递着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共同心声。
亮点二:四处写真硅胶复原场景。这四处仿真蜡像场景分别呈现了美军菲律宾战场总指挥、中将乔纳森·温莱特将军被关押在“奉天俘虏收容所”分所的生活;盟军战俘们在日军严密的监控下秘密地用漫画记录他们在战俘营的悲惨遭遇;中国工友在自身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偷偷给盟军战俘提供食物、物品和外界信息;1945年8月20日,盟军战俘营获得解放,战俘们重获自由的难忘场面。真实再现了盟军战俘们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关押期间的生活,体现了盟军战俘们遭受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及与中国工友的深厚友情,成为那段鲜为人知历史不可多得的历史呈现。
亮点三: 盟军战俘营房复原。陈列馆在开馆之初就根据历史照片和战俘的回忆,恢复了战俘营房的木板床、俄式取暖炉、长条木桌等物品。为更完整地再现当年盟军战俘们生活的场景,使观众有更真实、直观的感受,此次盟军战俘宿舍复原陈列增加了被褥、脸盆、牙缸、牙刷等生活用具,使复原陈列更具有生活气息。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