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老司城遗址入列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4时10分,从正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通过审议和表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此次世界遗产大会,共收到38个申遗项目。会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介绍中国“土司遗址”后,菲律宾、日本、芬兰、德国等16个国家代表发言,支持中国“土司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会主席宣告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土司遗址”申遗项目于2012年启动,由湖南牵头,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是中国政府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针对西南地区族群聚居的少数民族实施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此次申遗的三处土司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老司城遗址和唐崖土司城址是土司职级序列中不同等级的土司治所,海龙屯遗址则是等级最高的土司的军事城堡。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的灵溪河畔,是彭氏土司政权统治古溪州地区近600年的治所。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完整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该遗址发现的考古遗存类型十分丰富,包括城墙、城门、道路、排水沟渠、建筑基址、墓葬等地下遗存和古建筑群、牌坊、石刻等地上遗存。此次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湖南赢得了又一块国际品牌。

      中国世界遗产

      居世界第二

      在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中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有47处,列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3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此前,湖南已有张家界、崀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