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号”考古船员《诗经》发源地吟诗唱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沣东农博园里“涨姿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队员在沣东农博园合影

 

      昨日,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与西咸新区联合举办的“西咸考古·丝路探秘”活动再次启程,来自西工大附中、东方中学等学校的30多名学生及多名考古爱好者,走进位于沣东新城的石婆庙、沣河生态景区、沣东农博园,感受周汉文化发祥地的人文、地理及大自然旖旎风光。

 

      尽管天气炎热,但依然阻挡不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在石婆庙,学生们聆听地图史及城市史专家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席会东娓娓介绍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尤其是一位默默追随考古队的老者,因名额已满未报名的他,竟然一路跟着考古队大巴来到这里,既令人感动也体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感知完中国传统情人节的文化背景,考古队员们来到沣河畔。“大家知道八水绕长安的八水指的是哪八水吗?”在沣东沣河生态景区,席会东教授与考古队船员愉快交流互动。作为周汉文化发祥地,沣河还记载着大禹治水丰功伟绩,而这如画美景同时是诗经发源地。据介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记录美好爱情故事的《关雎》就从这里起源。

 

      “古时候,诗经是吟唱的;而《关雎》实际上是古代婚礼上新郎展示追求新娘过程的……”沣河边诗经知识问答及吟唱互动环节吸引了考古船员们的热情互动。尤其西工大附中高一学生张亳豪声情并茂朗诵诗经博得阵阵掌声,西工大附中的刘怡锐同学清唱《在水一方》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让我们在繁忙学习中偷得半日闲,零距离接触西安人文地理。”西工大附中高一的刘虎贲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城墙等古遗址,没想到身边还有这么多文化历史底蕴丰厚的地方!

 

      借一首诗经回到古时,在历史里激荡文化情怀,被一园生态带到现代。“你们知道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蔬菜水果有什么?”在沣东农博园,队员们在席教授的带领下边欣赏水培蔬菜、热带植物、薰衣草庄园、蓝莓园等现代农业和珍奇花卉,边在全方位生态体验中上起了现代农业课。“在周汉文化发祥地恶补历史地理知识,在现代农博园涨了农业生态‘姿势’,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文化探秘之旅。”来自咸阳的朱剑锋说,穿越的魅力就在于古今文化交替中,感知人类的伟大和历史的磅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