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筹备“申遗” 规划建遗址公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城墙筹备“申遗”规划建遗址公园

 

  重庆商报讯 经历3000年风雨洗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拥有着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底,《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重庆市政府第72次常务会上审议通过,成为重庆首个法定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昨日,《规划》起草者之一、市规划局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方钱江对《规划》中热点关注部分进行了解读。

 

  A

 

  古城墙

 

  重庆老城墙本月筹备申遗

 

  “城墙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这是史料中关于重庆城墙的文字记录。建城3000年的重庆,历经秦国张仪、三国李严、南宋彭大雅、明朝戴鼎4次筑城,而这些城墙到底有多长?《规划》显示,目前勘测得的城门城墙遗址带总长约8860米,其中已发掘的有4个城门、17段共长3167.6米的城墙。4座城门为通远门、东水门、人和门和太平门。

 

  保护解读:重庆古城墙“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城门格局及“依山而建、绵延曲折”的城墙系统将被整体保护,逐步整治现存城门城墙遗址带上对风貌有影响的现状建(构)筑物,合理控制城墙围合区域内的建筑高度,加强城门及城墙沿线绿化环境建设,增强城门城墙两侧用地功能的公共性,逐步实现城墙遗址带的空间连接,建设城墙遗址公园。目前重庆老城墙正在准备“申遗”,筹备工作预计在6月全面启动,将有助于古城墙遗迹更好地保存下来。

 

  B

 

  抗战遗址

 

  周边建筑应与遗址风貌协调

 

  作为战时的陪都,重庆至今存留着众多保存完好的抗战遗址。《规划》显示,重庆市域范围现存395个抗战遗址,包括以“政要机构”为主体的中山四路传统风貌区,以“官邸旧居”为主体的李子坝、山洞、南山-黄山传统风貌区,以“兵工基地”为主体的第十兵工厂(长安集团)传统风貌区等5个。

 

  保护解读:《规划》要求将针对现存的抗战遗址将实施原址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留取资料等保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针对15个抗战遗址片区,除保护抗战遗址点外,还应使周边建筑与保护范围内的遗址风貌相协调,达到提示历史事件,反映历史环境的效果。

 

  C

 

  山城步道

 

  公共开敞空间不受侵占

 

  依山而建的山城步道、沿江蜿蜒的滨江长廊、独具特色的树冠步道、俯瞰美景的登山天梯……这些都是山城独有的步道景观。《规划》指出,山城步道有“一环、五横、十二纵”的特点,在步道上应设置指向城市道路、重要设施、城市景点等的标志系统和无障碍设施、过街设施、照明设施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