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瑰宝”推选暨讲解员大赛反响强烈
2015-05-13 10:24:08 来源:山东文博网 已浏览次
最近,省文物局对“齐鲁瑰宝”推选暨第六届讲解员大赛活动进行了总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物保护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及批示精神,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文物局主办,齐鲁网、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广播生活频道、山东广播电视报承办的,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山东故事——“齐鲁瑰宝”推选暨第六届讲解员大赛,历时3个多月,于今年3月16日圆满落下帷幕。
首次推选“齐鲁瑰宝”
文物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保护和展示利用好馆藏文物,让文物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从“秘不示人”走向“心灵对话”,才能将文物的故事讲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认识文物、见证历史,从而发挥文物博物馆工作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资政育人、为民惠民的独特作用。
山东省文物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整合全省馆藏文物资源,着力打造齐鲁文化特色的精品文物展览和社会教育品牌。去年以来相继举办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评选活动,“山东数字化博物馆”一期工程开通上网运行。
推选百件“齐鲁瑰宝”,举办讲解员大赛,是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弘扬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扩大齐鲁文化遗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又一举措。
2014年11月20日, “齐鲁瑰宝”推选暨金牌讲解员大赛正式启动。齐鲁瑰宝推选活动的消息一经发布,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立即行动起来,以单位的名义推荐收藏的珍贵文物,特别是一级文物。
评选采取网络推选与专家评选相结合,在各地各单位推选基础上,评选活动在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广播生活频道、山东广播电视报、齐鲁网等媒体,专题推介展示参选文物,包括文物介绍、历史故事、高清晰图片或视频。最终从山东183万套馆藏文物中筛选出319套珍贵文物,入选参与齐鲁瑰宝推选投票。
经过群众投票、专家评选等环节,最终推选出体现齐鲁深厚文化底蕴、大众普遍认同、最具人气的100件“齐鲁瑰宝”。
100件“齐鲁瑰宝”,通过媒体推介、博物馆陈列、巡回展览、山东数字化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实现与观众、与时代的“交流和对话”。通过“齐鲁瑰宝”推选活动,充分展示齐鲁丰厚的文化底蕴,扩大了山东文化遗产传播力和影响力。
讲解员: 传承文明“多面手”
1月4日,《金牌讲解员》节目开播仪式暨齐鲁网“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山东故事”大型专题盛大上线仪式,在山东广播电视台1000平米演播厅举行。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韩国强,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等领导参加了开播仪式。
“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纪念馆教育服务的主体,除了具备基本知识和素质以外,还应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实现单纯角色到多角色的转变,既是讲解员,还要充当导游员、教师等不同的社会角色。”谢治秀说。
近年来,山东各级博物馆积极助推讲解员的角色转变。全省讲解员大赛已举办了五届,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山东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讲解员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星级评定管理,四星级讲解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独特的讲解风格,根据不同年龄、知识观众人群开展针对性讲解等能力,四星级评定达不到要求的讲解员则会降低等级。青岛市激励讲解员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走进学校、社区、企业,服务大众。
山东各级博物馆还面向社会,组建了社会志愿者义务讲解员队伍。这些志愿者中,有大学生、教师、公务员、退休干部等文化人,也有自由职业者,并逐渐向社会扩展延伸。
“这个现象说明,文化不是一件曲高和寡的事情,社会志愿者把更多的人带进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历史,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历史,并进一步展示历史,使文化走近大众。”山东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郭思克说。
山东省第六届讲解员大赛是历届大赛中参赛人数最多,参赛范围最广的一次盛会。本届讲解员大赛报名不设门槛,共205名选手参赛,其中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1人,志愿者31人,社会爱好者3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7岁,有退休人员、在校学生,还有来自肯尼亚的志愿者讲解员。
大赛通过三轮比赛产生全省“十佳讲解员”。2014年12月3日至5日举行了第一轮比赛,评选出三等奖、优秀奖和进入第二轮比赛的选手。第二轮比赛决出一、二等奖,确定进入第三轮即决赛的十强选手。决赛选手以抽签的方式,抽取10件“齐鲁瑰宝”中的一件作为讲解对象,由选手“后援团”帮助撰写讲解词、训练讲解、打造形象。比赛以专家现场点评打分与观众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决出“全省十佳讲解员”和金牌讲解员。
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为此打造了《金牌讲解员》节目,由央视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电视制作人杨波、孙小美等组成评委阵容。共录制播出8期,收视率达4.73,累积观众量3900万人;齐鲁网利用网络、微信微博、手机齐鲁网等渠道进行推广。
3月16日,经过激烈角逐,讲解员大赛完美收官。“复活女神”张晓成功逆袭,荣获“金牌讲解员”荣誉称号,吕云霞、鲁珊珊分获亚军、季军。
媒体、网民、专家共聚力
活动创新性地采取了全媒体推进的形式。
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电视展示和齐鲁网网络报名、投票等多种形式推选“齐鲁瑰宝”和金牌讲解员。山东广播生活频道播出24期节目,并持续两周利用每个整点对“齐鲁瑰宝”入选文物进行滚动展播。
山东广播电视报刊发新闻报道20余篇,利用5期10个整版展示讲解员和入选文物风采。山东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新浪微博全程跟进为整个活动提供网上互动和留言平台。
中央驻鲁媒体、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广播电视报、中国山东网、齐鲁网等省内外媒体现场采访报道。
任志宏主持过十几年的《国宝档案》,被誉为“中国之声”。此次受邀担任《金牌讲解员》的首席评委,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乐在其中”。
任志宏认为,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物已经变得鲜活起来,更加有声有色。“文物在大家心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文物能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文化的尊严,这在我看来是最至关重要的。《金牌讲解员》这样的节目前所未有,比赛本身就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比赛有两大看点:一是发掘文物的历史内涵,让文物活起来,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二是通过金牌讲解员大赛,展现讲解员行业的酸甜苦辣,促进全省讲解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讲解员们参加这个比赛,不但是对他们讲解实力的检阅,也是对所有珍贵文物的一次全面检阅。”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