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方城罕王宫遗迹8月将重见天日
2015-05-06 22:12:11 来源:东北新闻网 已浏览次
在1米多高的外墙体和顶层框架的保护下,罕王宫遗迹重见天日,安然沉静地见证着中街皇城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的变迁……5月5日,仍在施工中的豫珑城项目罕王宫发掘保护现场,仿佛正在酝酿着沈阳皇城文脉的复苏。
项目开发建设方总经理岳豫卿介绍,为妥善保护罕王宫遗址,使其最大程度地与皇城地区改造和商业发展相融合,施工建设方将在罕王宫的正上方21米高处,设置约为840平方米的玻璃防雨罩,并在罕王宫与九门路交接处,设置地下挡土保护墙和地下室顶板,将其打造成皇城地区的可游览景点,重现盛京宫殿的历史风貌。目前,发掘保护工程的综合机电和立面幕墙建设基本完成;古建外立面完成60%,预计7月末完成;精装修完成40%,预计8月初完成。
打造原汁原味儿的胡同文化
沈阳对皇城地区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恢复还不止于此,沈河区目前正修旧如旧地打造原汁原味儿的胡同文化。
2014年,沈阳市对皇城地区重点实施了中街文化提升工程,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投入5700万元,完成了一批特色胡同的打磨。其中,长168米宽5米、拥有24家大小商铺的官局子胡同经过改造,已恢复清代北方民居的建筑风格,并完成了胡同内经营形式的统一风格塑造。此外,清朝时号称“中街夜市”的孙祖庙胡同(原长江照相馆胡同)和“丝纺一条街”的头条胡同也恢复了民国早期的建筑风格和经营特色。
目前,特色胡同打造和北通天街文化广场改造等工程已被拟定为2015年皇城地区重点实施的改造工程,预计总投资4.2亿元。
恢复老城九门四角楼
“德盛门、天佑门、内治门、地载门等盛京九门和四角楼是沈阳宝贵的文化财富,从长远看都应恢复重建。对皇城地区的改造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寻得皇城边际,按照原有皇城地区的空间肌理,恢复老城风貌。”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
皇城地区的改造开发主要是延续和保留传统街巷格局,记录老地名,全面保护皇城历史特征,重点规划延续九宫形制,形成“井字通廊、九门、三区、三带”的整体风貌格局。
井字通廊是强化正阳街、朝阳街、中街路、沈阳路四条特色景观通廊。九门是复建九座城门,形成标志节点。三区是以罕王宫、故宫、大帅府为主导的三片风貌区。三带是沈阳路风貌带、中街风貌带、北侧城墙遗址风貌带。
打造前“文”后“商”功能布局
“文化彰显品味,形成氛围。商业聚集人气,提高效益。”皇城地区改造有关负责人说。
盛京皇城以故宫为核心,围绕故宫、帅府,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博览、商务交流等功能,加强高品质环境建设,形成高雅、高尚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商业向高级阶段的主体化、特色化发展,提升业态品质,形成前“文”后“商”的总体布局。
预计8月中旬,豫珑城项目将在皇城地区试营业,在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同时,将为沈阳旅游业培育起全新经济增长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