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古堡依旧

再次来到永昌堡,抬头看看这里威武的古城墙,不禁感慨,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它依然守卫在这片土地。而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是给这座城堡添上了一股江南水乡的韵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再次来到永昌堡,抬头看看这里威武的古城墙,不禁感慨,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它依然守卫在这片土地。而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是给这座城堡添上了一股江南水乡的韵味。

 

      走一圈古城墙

 

      到了永昌堡,一定要登上城墙走一圈,这样才能真正看清特色鲜明的古堡风貌。永昌堡的四周有四座陆门,东环海,南迎川,西镇山,北通市。沿着通市楼或环海楼的石板阶梯,即可登上古城墙。这城墙雄伟壮观,南北长738米,东西阔455米,高8米,基阔4米余,周长2366米。城墙上还设有12座敌台,是抗倭时日夜观察敌情或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御敌设备。

 

      放眼望去,城外悠悠的护城河环绕着永昌堡,城内依河成街,散落河边的民居错落有致,河面上架着一座座简单的石桥,游人在街上悠闲散步抑或拿起手中相机记录美好镜头,居民们在婆娑垂柳边的长凳上唠嗑,城墙内外,一派祥和,俨然是一幅素雅、清淡的江南水墨画。

 

      寻一个家族史

 

      永昌堡内居民大多姓王,王氏族人学风醇厚、人才辈出,是明代温州望族,仕宦、艺文上均有不俗成就。自明代弘治以降,有状元1名、榜眼1名、传胪1名、进士者13名、副榜4名、举人30余名,著作达100多部。王氏宗祠是王氏宗族文化的象征。

 

      王氏宗祠后有一幢五间二层楼仿古式的永昌图书馆,藏有永昌堡历代进士举人所著的70多部明版著作图书。而图书馆的小门出来,则是一个花园小天地。

 

      看一座明清宅第

 

      永昌堡内现存有都堂第、世大夫祠、右司马第、状元第、王绍志故居等多处明清时期的民居,基本上保持原来格局,其中尤以位于御史巷1号的都堂第最为出名。都堂第,即王诤故居,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约公元1570年)。王铮是人才辈出的王氏家族走出去的明嘉靖年间督察院佥都御史。

 

      都堂第三面临水,坐北朝南,有七间两进,中后院各有轩房三间,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青砖花岗石。整座建筑端庄巧雅,所有构件精致讲究,被专家称作“典型的明清东南沿海水乡人家布局”。

 

      2002年5月,由意大利普拉托省牵头,联合法国巴黎市和西班牙阿利坎特市,共同实施了“亚洲城市项目”,对都堂第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使檐廊、窗棂恢复原有的格局,保留了明代明“风”明“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