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遗址:灿烂的史前文化遗存
2015-01-08 14:25:44 来源:庄海菊 已浏览次
哈克遗址距今4000至7000年,是以海拉尔区哈克镇内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细石器为代表的古遗址而命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克文化”。在这一地区挖掘出土的室韦古墓群,进一步证明了呼伦贝尔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这里出土距今1000年历史的弓箭,号称“天下第一弓”。哈克遗址的深入研究及开发,为探寻远古时期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形成与发展,证实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呼伦贝尔市现有240处含哈克文化内涵的遗址,有地层关系、出土文物最多的只有2处,其中辉河水坝遗址经多次发掘,现已成流动沙丘。只有哈克一号遗址,仍保留4000至7000年前的地层,是全国唯一的此类新石器遗址,现已成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克遗址文化公园位于海拉尔区哈克镇团结村一组海拉尔河左岸台地上,占地1.8平方公里,分为主题中心区、蒙古风情区、旅游休闲区及预留区。一期工程哈克遗址博物馆占地0.828公顷,于2008年开工建设。博物馆由一个序厅、3个展厅组成,馆内采用场景声光电、动画皮影戏、4D影院及震动地板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玉器、细石器、骨器、陶器和原始人的墓葬等实物展出及场景还原,反映出呼伦贝尔地区最早的人类原始文化生产生活情景。
哈克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迹,其距今时间比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年代还略早一些。
石镞是哈克遗址博物馆的标志性器物,从石镞到骨镞,青铜镞到铁镞,哈克遗址博物馆陈列通过“石器顶峰”“远古玉魂”“民族摇篮”3个展厅,向人们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为我们了解这里的自然环境变迁、史前先民及其文化起源和社会发展,认识呼伦贝尔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无疑是一部具体、真实、生动的教科书。考古学家汪宇平在扎赉诺尔区的蘑菇山和小孤山又发现了距今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说明了早在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呼伦贝尔草原上已经有原始人类生活了。呼伦贝尔草原史前先民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呼伦贝尔史前文化。
在哈克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的石镞随葬品,堪称是精品中的极品。在这些文物中又发现了彩陶,当时出土的彩陶片,是呼伦贝尔草原首次发现,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分布最北的一个出土地点,为研究新石器时代彩陶分布地域增添了新的内容。此次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16处,出土文物11000余件,属于新石器时代遗物5140件,出土的室韦精美的细石器、骨角器、玉器等均为罕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