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2014年以来,宿迁市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充分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抢救性保护及时跟进。在中心城市建设中注重对地下文物的抢救性挖掘保护,先后实施对三台山森林公园、东大街B区、凤凰文化广场、幸福学府、阳光恒昌和宿豫区顺河行宫遗址等六建设工地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东周至近现代古遗址7处、古墓葬45处,出土文物243件。二是文物普查取得新成果。自2月起,实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认定工作,共完成国有单位文物收藏认定22家;完成展览文物采集照片及信息数据650余件(套);采集古籍善本及字画信息310余件(套),历时三月完成孔庙大成殿维修工程。三是扎实开展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在2014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中,宿迁市荣获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优秀奖。

      (二)非遗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大非遗保护培训力度。举办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遗保护理论创新论文评选和第一批全市非遗传承基地评比表彰、优秀代表性传承人评选活动,提升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的业务水平及传承能力。11月13日至14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宿迁举办。二是加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24个非遗传习所和传承保护基地,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大传承力度。三是拟定《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四是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打造“周末书场”品牌,全年排定8部苏北大鼓和苏北琴书书目,举办周末书场演出86场,观众达10余万人。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举办“非遗进校园”成果汇报展演;走进网上宿迁“在线访谈”,举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主题活动。近期,在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选中,宿迁传统舞蹈类项目---洪泽湖渔鼓成功入选,成为宿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