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清新福建”生态行参观万寿岩 探访古人类遗址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由多处洞穴组成,属旧石器时代遗址。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走进了万寿岩遗址中的船帆洞,实地参观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所,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并不时的提出问题。

      今日下午,全国网络媒体“清新福建”三明、南平生态行走进了三元区三明万寿岩遗址,并参观了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石器和动物化石,以及图文并茂的介绍,让采访团一行对三明以及福建远古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由多处洞穴组成,属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于1999年秋发现并发掘,共出土八百余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余种动物化石,年代分别为18万年和1-3万年。

      万寿岩遗址共出土四个文化层,各文化层均含有大量远古人类制作的石质工具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洞穴内遗址面积为1200平方米,保护范围约56万平方米。2013年底,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走进了万寿岩遗址中的船帆洞,实地参观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所,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并不时的提出问题。

      有记者问起了万寿岩名字的来历,工作人员说,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像个巨大的寿桃,故得此名。

      在船帆洞穴内,有一处石头铺成的地面,大约有120平方米,一块块精心挑选,大小均匀的砾石巧妙排列在洞穴中,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距今约二万年前人工铺成的,属全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采访团的记者得知后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万寿岩遗址考古发现,年代跨越数十万年,保存了不同时期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大量信息,而石器制造术和生活形态的相似性,见证了闽台同根同源的密切关系。海峡两岸的人类历史,由此推前了二十万年。

      本次生态行活动是由东南网主办,三明市委宣传部,南平市委宣传部作为支持单位。在为期一周的采访时间里,参加采访活动的网络媒体记者们,将围绕“清新福建”为主题,深入三明泰宁、沙县、永安及南平邵武、武夷山等地,亲身感受福建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