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名桥“越州造”——绍兴石桥营造技艺解密
2014-10-21 11:21:25 作者:徐霞鸿 来源:绍兴晚报 已浏览次

“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很多古桥,并不仅仅是一座桥、一个地名,更是一段记忆、一个坐标,是一个地方、一代人文化的认同物。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沧海桑田,那一座座古桥成为渐渐远去的水乡文化的纪念物,但作为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那些曾经的人、物以及事的坐标和标志,古桥的存在依然有极高的价值。
作为远近闻名的“桥乡”,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起源到底应该追溯到哪个年代?在其先进的营造技艺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底蕴?绍兴古代石桥的寿命能长达多少年呢?即使是绍兴本地人,也很少有人能说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吧。9月3日,两位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关洲和张月来,在绍兴市非遗馆联合推出的一个展览《古桥营造技艺》,带我们细细回顾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2009年,“石桥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多项保护与传承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工作正在开展中。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可拆装桥模,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这种石桥营造技艺传承的实物教材,在国内的石桥展品中还是第一次出现。
绍兴石桥传统造法已基本失传
详解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前世今生
融光桥,又名柯桥大桥,位于柯桥区柯桥街道大寺社区,南北跨浙东运河,古纤道从其南侧桥堍拱脚内穿越而过,桥旁原有融光寺,故名。始建年代不详。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柯桥在县西北二十五里。”说明早在宋代该桥已经存在,现桥为明代重建。融光桥为单孔石拱桥,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顶置龙门石三块,上有深浮雕盘龙图案,长系石上雕琢吸水兽头。桥面以两块石板铺设而成,两侧置实体素面栏板。南北桥堍设踏垛落坡,南坡设台阶21级,北侧设台阶27级。台阶自上而下呈喇叭状,台阶两侧置垂带,垂带上设石质实体栏板……
擅长仿古桥梁建造的工程师张月来,将这座融光桥的模型做了出来。与传统模型不同的是,这座古桥模型不仅是按照实物缩小的,还可以进行拆装。桥基、桥墩、桥台、榫卯、链锁……每一个部件之间紧密连接,完美展现了绍兴古桥的结构之美。同时展出的还有八字桥、光相桥、迎仙桥、拜王桥、东浦新桥等5座仿古桥模型。张月来告诉记者,他是从2011年开始制作这些桥模型的,今后还计划在绍兴古桥中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15座,进行复制。
“绍兴石桥的传统营造法基本上已经失传了。我把这些桥模做出来,以后有人想要学习这些传统营造法,就比较简单了。”今年已经64岁的张月来,从19岁开始就在祖辈的传授下学习石桥建造技术,多年来已经建造了150多座传统工艺桥梁,是能全面系统地以水乡传统古桥技艺建造桥梁的少数传承人之一。多年来,通过书面传承、口头传承和制作桥模等方式,他义务传授了许多绍兴古桥营造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要领。
而作为绍兴市古桥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罗关洲对于古代悬链线石拱桥的发现,曾填补了中国古桥技术史的空白,并著有《绍兴桥文化》《绍兴古桥文化》《绍兴古桥掇英》等专著,因而对绍兴古桥营造技艺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修养。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用这场看得见、摸得着的展览,详细解读了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的前世今生。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曾全国领先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为越国都城,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绍兴最早的石桥,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勾践之时。此后,代有新建,代有重建。”罗关洲告诉记者,绍兴的石桥营造技艺应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铁质工具的出现,使石桥营造进入了石梁桥的创始时期。秦、汉、三国两晋时期,是绍兴石桥的发展时期,石拱桥的营造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唐、宋时期,当时绍兴的运河驿路畅通,工商业发达,使石桥营造技艺不断提高,绍兴石桥的发展也进入全盛时期。至清代,石桥营造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
一般说来,绍兴石桥的建筑程序为:选址——桥型设计——实地放样——打桩——砌桥基——砌桥墩——安置拱圈架——砌拱——压顶——装饰——保养——落成。它的营造技艺包括各类石梁桥、折边拱、半圆形拱、马蹄形拱、椭圆形拱、准悬链线拱等石桥建造技术。因技艺独特,部分石桥(如八字桥、广宁桥等)的营造技艺为国内罕见,桥梁形式多样,绍兴石桥营造形成了极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绍兴石桥是中国石桥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其营造技艺门类众多、齐全,是绍兴各个历史时期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石桥技术史。”罗关洲认为,绍兴石桥不但体现了先进的营造技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桥本是作为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交通设施而出现的,但是一经与人发生了关系,便不再只有单一的物质形态和纯粹的实用价值了。绍兴石桥,如一件件大小不同的艺术品,在广袤的稽山鉴水平原供人欣赏,又供人使用。绍兴古桥所特有的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
许多个“桥梁之最”
印证了“古桥博物馆”的美誉
那么,绍兴古桥在营造技艺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许多个“桥梁之最”,一次次印证了绍兴这个“古桥博物馆”的美誉。
首先,数量最多。绍兴现存古桥704座,为国内一个地区内石桥数量之最。而且,绍兴也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中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石桥最多的地区之一。来自我市文物部门的数据显示,绍兴目前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桥有两座:八字桥、古纤道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桥有18座,如三江闸桥、光相桥、广宁桥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桥有36座,如跨龙桥、三街桥等。同时,这些绍兴石桥中有38座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是这部著作中入选石桥比例最高的地区。
其次,质量最好。绍兴石桥拥有23个桥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石桥系列,有些桥型为绍兴独存,在别的地方已不可见。比如在“石桥营造技术之最”中,始建于宋代的八字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广宁桥是中国最古老的七折边拱立交桥,晋代光相桥是中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并列砌筑半圆拱桥,迎仙桥、玉成桥是中国在明清时代最早出现的悬链线拱石桥群,古纤道桥是中国唯一的唐代始建、特长型顺河而建的多桥型组合桥,泗龙桥是中国最薄的薄墩薄拱三孔驼峰拱梁组合桥,酒桥是中国最佳的高低孔比例合“黄金分割”马蹄形驼峰拱桥,泾口大桥是中国唯一的三孔马蹄形拱梁组合立交桥,汤公桥是中国最古老、最长的海口闸桥,溪缘桥是中国桥孔最多的三折边石桥,始建于宋代的拜王桥是中国现存重建年代最早的五折边拱桥,等等。再比如在“石桥部件的中国之最”中,绍兴湖塘出土的汉代湖塘桥的软土地基木桩密植基础的科学排列,是中国最早的软土地基木桩密植基础实例。广宁桥的石板桥基,是中国层数最多、最厚的桥基石板。东双桥的整条桥基石,是中国最长、最重的整条桥基石,等等。
此外,因为其营造技术非常科学,用料讲究,布局、选址合理,绍兴石桥一般寿命能长达千年以上(现代桥梁的设计寿命在一百年左右),如八字桥、浪桥、太平桥等较为典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