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展览百余件汉字文物史料走进江西

      “十一”国庆长假期间,讲述中国文字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汉字》展览,携百余件珍贵汉字文物史料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由省博物馆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字——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展览,以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线,展出卜骨、青铜器、陶器、竹简、拓片、玉石等120余件珍贵文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从古老的仓颉造字、甲骨刻辞讲起,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的无声叙述,让参观者“穿越”回几千前的古老中国,辨读着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在一件商代时期的卜骨文物前,刘传峰带着6岁的儿子辨识着上面的甲骨文。他告诉中新社记者,“从小就跟孩子讲过仓颉造字的故事,今天带他来参观文字展览,也是想让孩子能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下数千年的汉字文化精华。”

      “我属虎,站这儿给我拍个照”,站在一幅十二生肖“虎”字演变图前,今年65岁的南昌市民李全友招呼着老伴儿给他照相。他告诉记者,“国庆期间,特意躲开人流到博物馆参观。今天看到文物上的文字演变,感觉很奇特,之前比较少见,中国的汉字文化很有魅力。”

      主办方表示,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讲述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轨迹,展示汉字书写艺术的神奇魅力及汉字文化精华,让民众感受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作为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的中国汉字,自产生以来始终绵延不断,一脉相承,沿用至今。如今,作为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文字之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