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件文物见证“海丝”辉煌
漳州窑五彩罗盘舟楫帆船鱼纹盘
硬币上有西方人骑马持剑,因而取名为“马剑”银元
南宋玻璃瓶,出土时内装香料
昨日“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在漳州博物馆开幕,211件珍贵文物揭开神秘面纱。
这些文物时间跨度大,从秦汉至明清都有,种类丰富,有陶瓷、钱币、铜镜、珠宝等,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的历史见证。
面对琳琅满目的“宝贝”,昨日本报特别邀请文保专家为市民作解读,其中有漳州市文保所的所长张长水、福建省钱币学会理事林南中等。
【联展特色】
211件珍贵文物亮相
昨日上午,漳州市博物馆人头攒动。大家都是奔着海丝联展而来的。
本次展览共分九大板块,分别为漳州:全球化初期的映海明月;蓬莱:中原文明的海上门户;北海:光彩夺目的南海明珠;扬州:盛世大唐的“海丝”奇葩;宁波:东亚海域的商贸中心;福州:东南福地的控海咽喉;泉州:盛极宋元的东方大港;广州:永不关闭的对外窗口;南京:“海上丝绸之路”。
此次展出的“海丝”九城市珍贵文物达211件,其中漳州特别甄选了35件,包括11件国家一级文物。漳州窑的青花大盘和五彩大盘是此次展出的精品之一,明清时期这两类瓷器多出口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九城看点】
漳州
物件:荷兰“马剑”、“帆船”币
解说:通过月港,漳州等地居民不仅首次接触到外国银币,而且很快将它当作通行货币。荷兰铸币通过贸易,从16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源源不断地流入闽南,时间长达300多年。“马剑”银元,因币上有西方人骑马持剑而得名,其中圆形马剑币,由于其重量足,成色好,因此民间多用于储存或熔化改铸。荷兰帆船币,其正面图案为鼓风航行的三桅帆船,下为海水波纹,因为小且薄,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细节。
物件:漳州窑五彩罗盘舟楫帆船鱼纹盘
解说:盘子里圈内写有“天下一”字样,周围写着24个楷书铭文。盘壁饰星宿、岛屿、海涛、帆船、飞鱼、鹦鹉等图案,盘口饰山岭、草树、行船、桥渡等景物。
大盘中心的罗盘即指南针,指南针作为定向工具在北宋时已应用于远洋航海。瓷盘中另绘有星宿图,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显示了中国人吸收印度、阿拉伯人的航行经验并加以发扬光大的结果,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福州
物件:南宋提花开裆裤
解说:丝绸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之一,但是由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少有相关文物出土。南宋时期,福州已经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港口,丝绸也通过福州销往海外。这件南宋时期提花开裆裤是这一时期福州丝绸贸易的重要物证(如图)。
物件:景德镇窑五彩博古纹深腹杯
解说:2005年6月,载有大量清康熙年间景德镇青花瓷的“碗礁一号”古沉船遗址在福州平潭海域被发现,后经抢救性发掘,先后出水古代瓷器等文物1.6万多件。“碗礁一号”的发现和发掘充分体现福州海上贸易的繁荣,此次展出景德镇五彩瓷和青花瓷都是“碗礁一号”代表性器物。
泉州
物件:民间的《针路薄》
解说:明代,特别是郑和下西洋之后,随着民间海外贸易的兴起和航海经验的积累,出现了一批批不同版本的航海指南的册子,内容包括我国沿海港口和东西洋各港口的山形水势、气候等,经过民间数代相传不断完善,反映出民间海外航行的频繁。
物件:元代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
解说:泉州曾经聚居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外国侨民,目前仍然保留有大量不同宗教的文化遗存,这块元代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是其中之一。
蓬莱
物件:元代白釉酱花龙凤纹罐
解说:这是一件水下考古发现的元代磁州窑精品(如图)。在蓬莱(古称登州),登州水道、登州古港等地出土出水了从新石器时期以来大量文物,包括航海用具、国内众多窑口瓷器乃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瓷器、钱币等。
北海
物件:汉代金花球串饰
解说:这件金花球串饰与焊珠金饰片等展品一样,它们的焊接制作工艺都源自印度、古希腊麦锡尼等地。
扬州
物件:双鸾衔绶带纹铜镜
解说:唐代扬州对外贸易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铜镜、金银器等手工艺的繁荣,成为全国主要的铜器制作中心和金银器原料的集散地、加工中心。大量的铜镜、金银器在制作工艺、纹饰等吸收外来元素的同时,也销往国外。
宁波
物件:越窑青瓷执壶
解说: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最为重要的货物之一,在20个国家和地区出土了许多中唐至北宋的越窑青瓷。
物件:南宋玻璃瓶
解说:北宋神宗时,朝廷增加了明州(宁波古名)可通航东南亚诸国的签证权。明州建有专门接待阿拉伯商人的波斯馆,阿拉伯人在明州还建造了清真寺。宁波天封塔地宫出土的玻璃瓶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出土时装有香料。
广州
物件:清广彩描金徽章纹盔形奶壶
解说: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清时,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外商云集,有相当一部分瓷器是按照订货合同根据外商的需要特地生产的。广州商行依欧洲人的习惯及爱好,其花纹半中半西,甚至全部欧化。
南京
物件:造船工具和用具
解说: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只,有许多是在南京龙江船厂营造的。船厂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造船工具和用具,其中一只木槌的槌头和木夯上,分别发现有“官”字铭文,证明了龙江船厂官办官营的性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