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翁日记”等侵华日军罪行文物首次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日本对中国各省矿产资源、农业、贸易等的调查材料到侵华日军对占领区内的资产掠夺侵占的秘密文件;李幼霞的梳妆台到反映1939年6月11日日军轰炸成都的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给万县办事处的通函……

 

      今(27)日,侵华日军罪行研讨会暨建川博物馆新征侵华日军罪证发布会在大邑举 行。此次公布的近500件(套)日本侵华罪证既有原始书信、日记、口供、文件、资料、 照片,也有侵华日军的歪把子机枪、掷弹筒、日机轰炸上海的炸弹碎片等。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给万县办事处关于日机轰炸成都的通函 ”、“蜕翁日记”等国家一级文物均为首次亮相。

 

      多件文物首次亮相,文字信函佐证历史

 

      “五月十二日 敌机轰炸成都,第一天听说重庆被炸和大隧道修建”;“闰六月初四 敌机108架炸成都”;“闰六月初八 七女因病发热腹泻去世”;“八月十三日 初七班 叶惠芬吞水银殉夫”……在一级文物“蜕翁日记”中,多处涉及抗战内容,“其实蜕翁是华校与树德中学校的语文老师,这本日记是他在1941年写下的。”据了解,“八月十三日初七班叶惠芬吞水银殉夫”是因为,这名13岁的女孩叶惠芬定亲后,未婚夫在大轰 炸中被炸死,伤心的女孩最终选择殉夫。

 

      此外,首次亮相的“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给万县办事处关于日机轰炸成都的通函” 则是1939年6月17日,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给万县办事处的通函,告知6月11日日机空袭 成都,并与我空军十八架发生空战之事,详细罗列了成都被炸街道名称,其中包括西御 街、浆洗街、青石桥等地,还有房屋炸毁情况,是日机轰炸成都的重要证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湘桂省战区及收复区灾害损失及救济需要等项资料调查报告书”则是抗战中调查 湖南、广西两省战争损失的材料,为草稿原件,详实有图表,空袭统计等(1943年),日寇暴行历历记录。应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后期组织人员,对全国战争损失所作的调查统 计。但具体调查人员的姓名不详。

 

      500件(套)日本侵华罪证,自证其罪

 

      日军轰炸上海的炸弹碎片、黄维所写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战争》;日“踩在 长城上的鬼子兵”铜摆及日本海军礼服……此次侵华日军罪行研讨会暨建川博物馆新征侵华日军罪证发布会上,共公布了近500件(套)日本侵华罪证,这些藏品有的来自社会 各界相赠,有的购于拍卖现场,大部分则是樊建川“淘”来的。

 

      “收藏民族记忆不仅是国家的事情,民间也该担负起责任。”为了收藏日军侵华物 证,樊建川把日本作为收集的重要市场,数渡东瀛,收集到大量日本侵华珍贵历史实物 和史料。

 

      而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其中一级文物李幼霞的梳妆台,是 2001年5月建川博物馆在四川省博物馆举办“为了和平收藏战争”抗战文物展时,时年81 岁的李幼霞将她陪嫁品梳妆台和其说明《梳妆台是历史的见证》一同捐赠给了樊建川。“它是李幼霞结婚时的陪嫁物,梳妆台台面上三个弹片划痕,是日军轰炸成都时留下的,它是日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那段血泪史的见证。李幼霞老人还就梳妆 台写了详细的回忆,述说了日机轰炸成都后家人的悲惨遭遇。”

 

      樊建川:面对文物,任何企图否认历史的谬论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看来,七·七国难虽然过去77年,但蒙难并未因胜利而终结。抗战时期日本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化学武器被陆续曝光,不承认强征“慰安妇”,历史教科书被屡次篡改,中国的抗日还在继续。

 

      “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侵华日军罪行博物馆,很多展览把这件事情简单化了,一进去展示内容就只有日军暴行。实际日军在中国盘踞14年,他们到 底做了什么?并没有告诉观众一个有迹可循的完整历史。”樊建川认为,一支军队除了暴行,还有很多军事行动,而侵华日军最大的罪行就是侵略。

 

      因此,他在去年12月举办侵华日军罪行馆预展,并计划在明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时开放侵华日军罪行馆,将日军侵华的物证永久展陈。据了解,“侵华日军罪行馆”的文物几乎都来自日本,“是一个真实、全面的叙述,希望不仅中国人能来看这段历史,日本人也能来看,看看这是不是一种侵略行为?让他们自己来看,自己来判断。面对文物 ,任何企图否认历史的谬论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目前,建川博物馆已收藏侵华日军物证两万余件,而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设计的3500余平方米的侵华日军罪行馆建筑已竣工。

 

      >>部分侵华日军罪行文物资料

 

      ·北平中国银行接收日横滨正金银行北平支店的接收报告表(一级文物)

 

      时间为1945年10月17日—11月30日,全部用铅笔填写,接收委员常文熙,负责代理人高兴魁。横滨正金银行是日商银行中资格最老的一家银行,创办于1880年,总行设于日本横滨。日本政府对正金银行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出资比例达到银行设立资本的三分之一,这使得正金银行一成立就成为日本第二大银行。自1893年起,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作为执行日本政府政策的工具陆续在上海天津汉口、北京、营口、大连、铁岭、长 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是日本对华掠夺的急先锋,北平支店设立于宣统二年(1910年), 抗战胜利后,日本正金银行在华产业被国民党政府没收,由中国银行接手清理其资本。 而横滨正金银行在日本国内机构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解散。

 

      ·《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所属机关员役遣散清册》

 

      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前身是重庆空袭紧急救济联合办事处,1941年初改组为陪都空 袭救护委员会。它是一个官方指导下的民众组织,其成员遍布全市各行业、各单位、各 社会团体,在抚慰难胞、发放救济物资、协助收容难民等处理善后救济方面做了不少工 作,运输掩埋在空袭中死去的同胞尸体也是他们的重要工作。

 

      本名册就是1944年当时地方政府遣散埋尸队时的人员登记。埋尸队人数竟达800人,到1943以后我国空军力量的恢复,日军对重庆空袭的减少,所以发生了这次大裁员。

 

      ·日本对中国各省矿产资源的调查材料《清国矿业时报和《支那矿业时报》

 

      从清朝到抗战时期,日本从未中断对我国境内矿产资源的调查。《清国矿业时报和《支那矿业时报》不仅对我国金、银、铜、铁、煤等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调查,而且还对储量、开采情况、成分等作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并编印成册。

 

      ·《台湾省解征日侨遣送名册》

 

      记载了日本投降后,台湾地方政府给中央政府打了一份报告,说一千多日本中高级的公务员,比如说银行的行长,海关关长,税务局长,大学校长等等,问如何处置、遣返。这三本花名册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摧毁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恢复对台湾行使 主权的珍贵物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