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文保所披露侵华日军又一罪证
2014-07-15 09:35:58 作者:王阳 来源:邯郸晚报 已浏览次
日前,市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经过对文史资料的研究整理,披露了71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魏县张辉屯屠杀中国人民的一起惨案,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又一证据。
张辉屯位于魏县城东南23公里处,据传明初有个叫张辉的人从山西洪洞县首迁于此,故名为“张辉屯”,并一直沿用至今。分设任村、西南庄、母街、靳庄、牛庄、冯屯、曹庄等七个自然村,全村有一万余人。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该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上百村民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成为震惊冀东南平原的一次惨案。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魏县抗日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下,日军屡受打击。恼羞成怒的日军于当年12月21日(民国三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纠集了驻邯郸、大名、魏县等地日伪军2000余人,偷袭张辉屯村的抗日武装。
驻扎在张辉屯边的地方抗日武装曹万梅部队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经过激战最终寡不敌众,曹万梅被日军枪杀,壮烈牺牲。随后日军开始针对平民进行了疯狂屠杀,日军兵分三路,从东、南、北三面闯进张辉屯村,见人就杀。
从村北进村的100多名日军直奔曹庄,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挨门挨户搜查,只要见到村民,近者用刺刀挑,远者用枪射击。村民曹全保父子4人藏在磨房里,被3名日军用机枪扫射,4人当即死亡。从村南进村的日军直奔冯屯,正碰上村民冯长金和父母一起往外逃奔,3个日军追上去,用军刀将三人砍倒后,又残忍地斩首。在冯屯,17个村民被日军抓住,日军用刺刀逼着他们往井里(现位于冯屯孝贤路南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跳。21岁的冯如振不甘心送死,赤手空拳同鬼子搏斗,被日军用刺刀刺穿胸膛,英勇就义,其余16人都被日军推下水井残杀。敌人惟恐村民不死,又将石磙推入井中,然后在井口上架起柴草焚烧,致使16人烟熏火燎,窒息身亡。在曹庄、牛庄,日军用同样残忍的手段杀害了23人。
日军在村内抓了230人,将每个人捆绑后带到村东南角的麦场上,四周架起机枪,欲集中扫射屠杀,一位叫曹大伯的村民首先被子弹射中,倒在血泊中。其余村民见状都急红了眼,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在村民牛克金的带领下挣脱绳索,冲上去同日军扭打在一起,双方发生混战。混战中,日军无法使用机枪扫射。经过一番搏斗,最后除12人在混战中牺牲外,其余217人竟然都冲出虎口!气急败坏的日军再次回到村中搜捕,又抓获137人,全部带走。日本投降后,这137人中除少数回归故里外,其余至今下落不明。
惨案发生后,幸存者从街上和各家中收起尸体118具,从三口水井里捞出尸体34具,由此估算,张辉屯被直接杀害的村民不少于152人。
记者从文物保护所了解到,抗战时期,残忍的日本侵略者血洗了许多村庄,制造了许多惨案。在河北境内有唐山潘家峪惨案、邯郸百家村惨案等。潘家峪、百家村二惨案,罹难时,二村均有村民数百人,然皆死亡殆尽,仅各有三五村人因外出幸免罹难。而“张辉屯惨案”中,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张辉屯村民们不甘坐以待毙,继而奋起反抗,与日寇徒手格斗,这种浴血抗争的英勇壮举是民族的骄傲,也是惨案中村民被杀较少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