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古村落的光和影
2014-07-10 16:26:55 作者:曹木静 来源:农民日报 已浏览次
南社古村落是岭南颇具盛名的古村落,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车子驶入东莞市茶山镇,明清建筑在两旁展开。古村现存祠堂达25间,民居达200多间。建筑为三间两进院落布局,与祠堂相比,显得朴素实用,但仍有灰塑、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装饰。这些融家庙、水坊、古井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文化,而且还成了考察早期珠三角地区水乡居民生活状况的依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村中有一棵古榕树,已有600多年历史,小时候听老人说,这棵树很是通人性,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的铁蹄踏入村中之时,古榕树竟全部枯萎了,而等抗战胜利了,竟又绿了,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尽管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却也使这个古村充满着神秘感与历史厚重感。这样看去,那其中的一块砖、一片瓦乃至于每片树叶,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古村落内有的砖石已经很破旧了,墙面上也长满了苔藓,在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中,路面坑坑洼洼,墙砖有些风化,但置于其间,只有自然的声音,甚是亲切。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村巷,巷子幽深而静谧,巷子并不宽,大约能容两人并行。独自行走在长长的巷子之中,仿佛走进了历史深处。
关于小巷,徐迟先生曾这样写道:极静极静的书,也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融入其中。徜徉于南社村被古建筑包围的小巷里,空气中仿佛蕴含着独特的情感指向,似乎能洞悉人生的坎坷与悲欢。
在红瓦青砖之间,行走是一种与景致无关的幽然,行走在南社古村落,与其说是观赏,倒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更是对古文化的一次追寻与触摸。眼前恍然间出现了当年岭南人民,那勤劳善良纯朴的生活风貌,尽管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可它们还在风雨中,向过往的人们尽情倾诉着那些历史变幻中的人世沧桑与岁月变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