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三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7月4日,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仁村建筑群——老家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嵊县古城墙和越剧诞生地——香火堂前三处修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老家庙坐落在嵊州市崇仁镇六村玉山公路1号,始建于明中期,系裘氏第一世祖万廿二公祠,是崇仁裘氏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扩建,总面阔七间,前后三进,占地面积848.9平方米,其建筑规模恢宏,雕刻精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家庙修缮工期10个月, 决算送审价145万元。
      
      嵊县古城墙位于嵊州市老城区南边,本次修缮范围从文化广场西侧至西门城墙,全长441米,采取加固空鼓的内外石墙体,部分恢复城堞、女儿墙,顶部铺地平砖。古城墙是见证嵊州建县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2005年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修缮工期5个月,决算送审价466.6万元。
      
      香火堂前位于甘霖镇东王村,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四合式民居建筑,由正屋、东西侧屋和台门组成,建筑占地面积907平方米。是越剧诞生地,在中国越剧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11年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火堂修缮工期9个月,决算送审价79万元。
      
      经专家现场踏勘,并听取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汇报后,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专家组一致同意该三处修缮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来,嵊州市致力于理顺文物保护各方职责,努力克服困难,想方设法筹取资金,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维修工作,文物保护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老家庙、嵊县古城墙和香火堂前三处修缮工程于2013年实施,这一年是嵊州市文物保护工作不平凡的一年,修缮工程项目数量、经费投入总量均为历年之最。在这过程中,属地乡镇、部门单位较好地承担起了“属地管理”职责,成为文物修缮与保护的主要力量,嵊州市文物部门则积极做好修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工作,使嵊州市文物保护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嵊州文物管理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