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最长石经墙:太阳部落的“信仰长城”
巴格嘛呢石经墙内的石刻佛像
由嘛呢石垒砌而成的巴格嘛呢石经墙
前来朝拜巴格嘛呢石经墙的藏民
六月初夏的下午,来自西藏的老阿妈扎西翁姆一手握着转经筒,一手转着佛珠,沿着巴格玛尼石经墙以顺时针的方向朝拜。扎西翁姆相信,唯以虔诚才能为家人祈福,这也是每一位朝圣者得到内心超脱的信仰圣地。
作为四川海拔最高县的四川甘孜石渠县生活着18个原始游牧民族,被称为太阳部落。位于该县长沙贡马乡境内的巴格玛尼石经墙,距今约36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被当地人称为“民族信仰长城”。
扎西翁姆一家人开车从西藏来这里朝拜已经9天。扎西翁姆说,他们搭帐篷住在附近的草原上,每天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巴格玛尼石经墙的朝拜。在巴格玛尼石经墙周遭,随处可见朝拜的藏民。三步一磕,绕墙而行,向前叩进,用一个一个的等身长头,表达对信仰的虔诚。
据介绍,巴格玛尼石经墙历经历代巴格喇嘛活佛的维修和加长,现石墙长1.7公里,宽2-3米,高2.5-3.5米,墙体内有石刻佛像3000多尊,刻有藏文《甘珠尔》、《丹珠尔》各两部,《贤劫经》1000部,《解脱经》5000余部,还有数已亿计的大大小小玛尼石。
作者看到,巴格玛尼石经墙的墙体全部由玛尼石垒砌而成,砌墙的玛尼石被随意叠放,石经文在墙体中自由显露。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佛塔相连,并且墙的两边还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窗口”,“窗口”里摆放着一个或几个石刻佛像,有彩绘画佛像,也有石料原色的佛像。
石经墙的玛尼石除了最常见的六字箴言,还有酥油灯、花、太阳等图案。石经墙的两端挺立着高大的佛塔,中段的108座佛塔和石经墙并肩而行,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八宝白塔与之相连,让墙与塔之间携手相牵。
长长的玛尼墙边,时常有太阳部落的当地人来转经。13岁的藏族姑娘尔金措带着妹妹已经绕着石经墙走了好几圈。走在一块石板前,尔金措还取下一颗纽扣用酥油粘在上面。她告诉作者,当地有习俗,用纽扣粘在石板上表示前来朝拜过,更重要是能为家人祈福祷告。
虽然年幼的尔金措与妹妹并不太清楚信仰的意义,但从小跟着家人来此朝拜已成为一种习惯。“来这里多转转,对自己好,也对家人好。”尔金措说。
巴格玛尼石经墙管理委员会管家多加表示,巴格玛尼石经墙在藏民心中,可与西藏的大昭寺相提并论。“到西藏去朝拜路途遥远,压力比较大,到这里祈祷也是一样的效果。”多加说,平时民众从凌晨4点转山到晚上8点,每天都有上百人来朝拜。
巴格玛尼墙是信徒们在石上一锤一凿刻上经文,再一块块垒上去后逐渐形成的。石板上的经文和佛像对研究太阳部落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部落的藏民年复一年不断垒砌刻有经文的石块,石经墙还在不断加长延伸。
当地藏民表示,从古老石刻的纹路和雕工可以看出过去的信徒都是用心在雕刻。虽然现在雕刻的石刻不少涂上了鲜艳的颜色,但雕刻技法大不如以前,然而大量运用颜色更多掩饰技法的缺失,很多精湛工艺刻法失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