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百年浸会医院修旧如旧 向社会征集文物史料
2014-06-22 13:13:00 来源:扬州日报 已浏览次
市级文保单位浸会医院旧址,曾是扬州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所综合医院。记者昨获悉,历经百余年的浸会医院旧址即将进行修缮保护工程,目前文物部门已经通过修缮方案。不日,曾见证扬州西医史的西式建筑将依照“修旧如旧”原则,再现原貌。
清代青灰洋楼迄今仍在使用
据介绍,浸会医院是苏北医院的前身,浸会医院小洋楼解放初期共6栋,在竭力保护下还有3栋保留,仍在使用。如今,在众多现代化医务楼的包围下,饱受风雨的青灰色小洋楼显得别致、宁静。
走近细瞧,洋楼青砖砌面,四坡屋顶,砖柱门廊,在西侧洋楼侧墙上挂着一块红色的“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牌子,上有“浸会医院旧址”字样,时代为清代。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楼并非我国传统建筑形式,而为舶来西式建筑,楼內西侧建有壁炉,室内是地板地面,采用架空法铺设,外墙勒脚上留设矩形通风洞,洞口内设铸铁网状固定小门,为防止蛇虫进入地板下的空间。
独特“飞机楼”日光照射充足
据了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西差会派美籍医师伊文思来扬施医布道,并创立浸会医院。1921年,医师邰尔主持拆除旧房、兴建新院舍。主建筑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图纸建造,因外形酷似飞机,故俗称“飞机楼”。
据古建专家赵立昌介绍,“飞机楼”的特点是每个病房在一天之中都有日光照射,尤其两翼伸出的大病房,可全天照到阳光。此后又建西教士(医师)宿舍楼、护士楼各1幢,职工宿舍楼2幢,全院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
北伐战争时期,医院被迫停办。民国25年进行小规模恢复工作,后辟为收容所、难民所。解放前夕,美国传教士和医护人员纷纷离扬回国,而医院旧址则被后人悉心保护至今。
美国友人赠200多张医院老照片
“为了避免安全隐患,更好保护旧址,此次我们将对苏北医院内西北侧、一号大楼北侧的两幢二层洋楼进行修缮,由于建于上世纪20年代,洋楼出现了自上而下的裂缝,数处窗洞被封闭,部分粉刷脱落。”苏北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鞠永和表示。
“前几年,两位曾在浸会医院生活过的美国人,从大洋彼岸寄来了200多张医院的老照片,为我们了解这个文保单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鞠永和说,浸会医院修缮后,医院打算将其布置为陈列馆,目前我们正向社会广泛搜集有关浸会医院的文物和史料。完工后陈列馆将向市民开放,并作为年轻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基地和对外交流窗口。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