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共商文物人才培养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20日,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召开座谈会,回顾总结双方签订《共同建设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协议》以来的工作成果,协商未来在文物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事项。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巡视员周魁英,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和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赵荣在听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工作汇报后,对双方签订共建协议两年多来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西北大学为陕西文物事业在人才培养、保护规划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文物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工作,行政管理和教育部门都要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当前高校学科社会化、国际化和合作模式的趋势明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建立走出陕西、走出国门的文物考古顶级学科。

 

      赵荣表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应立足陕西文物大省的资源优势开展考古学科建设,利用陕西文物系统的人才、技术、项目等平台,以“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思路建立特色考古学科,在史前考古、数字考古和中亚考古等学科中树立示范作用,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立足陕西走向中亚。省文物局将在《协议》框架下一如既往与西北大学开展合作,共同为陕西文物事业不断发展和培养高端文物科技人才作出贡献。

 

      方光华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文化遗产学院开展文物考古、文物保护、文物规划等相关学科建设,在教学用房、项目资金、人才引进、学科创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将推动文化遗产学院加强与陕西文物系统合作,利用科技部、人社部、国家文物局在陕西文物单位设立的文物科研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创新共同培养文物科技人才的模式,推动在文物系统建立考古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国家级重点考古实验室、合作开展中亚考古研究。

 

      2006年,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共同设立了文化遗产学院;2011年10月,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签订了《共同建设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协议》。文化遗产学院成立以来学科建设成果突出,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科研工作,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学科建设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勇于承担文化传承社会责任。目前,该院有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与博物馆(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成为全国唯一独具特色、完整的考古学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