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千年隐古刹 历经劫难育文明

      慈胜寺位于河南温县西北23公里处大吴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唐、宋,毁于战火,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

      慈胜寺位于河南温县西北23公里处大吴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唐、宋,毁于战火,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殿3座建筑。其中天王殿、大雄殿充分的利用了力学原理,相传为鲁班修(殿),王铎写(匾),吴道芝画(壁)堪称三绝。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慈胜寺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充分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寺院简介

      大雄殿体态雄伟、结构精巧、庄重优美,天王殿墙壁上原绘有精美壁画,面积达200平方米。天王殿为单檐悬山顶建筑,殿内西壁现存“四天王”彩色人物画,保存比较完整。四人身高皆二米,各执不同兵器,线条粗犷豪放,肌肉节节隆起,强壮有力,衣饰飘带,迎风飘卷,个个目光炯炯,栩栩如生,有脱壁而出之势,绘画手法达到了纯熟地步,因写、画、塑工艺独特,世称“三绝殿”。大雄殿前矗立着一尊高大陀罗尼石经幢,建于后晋天福二年,高5.4米,共用17块青石雕刻而成,经幢上刻有经序、伎乐、飞天等,形象逼真,刻工精湛,刀法流畅,姿态华丽生动,乃五代经幢之珍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现为中国仅仅保存完整的两个之一(另一个在北京),十分珍贵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史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兵荒马乱,战火连连,芸芸众生过着炼狱般的日子。那时的国都不在开封就在洛阳,于是这两座城市间的黄河自然成为征战杀伐的战场。朱温掘开黄河阻止李克用东进,而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最终杀过黄河,下洛阳,陷开封,建立后唐。此后石敬瑭、耶律德光、刘知远、郭威等等都先后用兵黄河。中原文化是跨越黄河的文化,而开封、洛阳都是黄河岸边的城市,依赖这段黄河为天堑,那么黄河的渡口,自然就是军事兵家必争之地。而慈胜寺就处在这样的交通要道上,它的南边,有孟津渡等著名的古渡。我们今天看这个地方偏僻,那是因为黄河古渡尽废。从这个意义上说,慈胜寺曾经的辉煌,是黄河古渡所造就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尽管慈胜寺已不复昔日盛况,但仍留存下丰富的文化瑰宝。这座寺院的存在,与温县丰厚的文化积淀不无关系。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在大吴村的北边不远处,是司马懿的祖陵;另外,这村的附近还发现有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迹。据资料显示焦作市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焦作的太行山是山的“尾巴”。所以太行山虽干旱缺水,但焦作绝对不会缺水。被称为“牛角川”的黄(河)沁(水)冲积平原水肥土美,向来是北方的粮仓,是另一个“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温县一带文化发达,积淀丰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颠沛流离的中国古壁画

      1949年,一个题为《北宋中国壁画》的展览在纽约第5大道卢芹斋的画廊里盛大举行。在过去的40多年里,类似这样,为文物出售而进行的预展,卢芹斋已经成功举办了很多次。不过,和以前的展览相比,这次的壁画展不同寻常。首先,展出的壁画是卢芹斋自己收藏了20多年 “压箱底” 的存货,去年才从巴黎的寓所中拆来运到美国。另外,画展少了商业味道,多了文化交流的气氛。在纽约成功举办后,壁画还被送往美国多个城市进行巡展,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更为特别的是,巡展结束后,卢芹斋只出售了少量画作。其它的大部分壁画被他无偿捐赠给了几家和他有着长年联系的美国博物馆。其时,国民政府已经败退并撤离了中国大陆。卢芹斋心里明白,他苦心经营了近半个世纪的文物生意已经难以为继。所以,这一次的壁画展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谢幕演出。在为展览特别印制的画册中,卢芹斋提笔写到,“如果有我的同胞感到这些壁画流出中国是我们国家的一大损失,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这些壁画能够安全和永久地保存在一个友好的国家而感到满意。艺术无国界,她应该被全世界的人来共同欣赏。”显然,卢芹斋知道,自己一生行事,名节有亏,注定会被国人诟骂。所以,他要利用这最后的时机,为自己公开辩护。据卢氏描述,壁画来源于河南山西交界的一处残毁的寺院,壁画的年代卢氏定为北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个乡村古刹才能历经劫难再现繁华,温县慈胜寺这座千年古刹如今在释妙瞻住持的带领下,一定会再展当世高深佛法和深远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