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塘現存磚雕門樓23處 大多數為清代所建
雕刻有“鯉魚跳龍門”圖案的磚雕門樓。陳巧新 攝
“鯉魚跳龍門、蘇武牧羊、鹿鶴同春、鳳穿牡丹、鬆鼠獻果……”日前,虎丘街道“古韻今風”志願者老少攜手,“山塘尋古”探訪老山塘上的門樓活動啟動。由社區居民和虎丘中心幼兒園師生組成的志願者,分兩批在山塘老街上冒雨走小巷、入古宅、探學校,一一探訪身邊的門樓古跡,在用文字和影像資料記錄身邊的珍貴歷史文化遺存同時,及時了解他們的現存狀況,進一步重視身邊的珍貴文物,共同保護老山塘上“活著的精美藝術”——門樓。經志願者探訪,目前已梳理散落於山塘深宅大院的門樓23處,其中絕大多數是清代的建筑。
磚雕內容豐富多彩
反映當地民俗文化
據了解,渡僧橋下塘8-1號的門樓簡潔典雅,枋額上有用正楷書寫的“沐泰藥行”四字,顯得庄重。據居住在這裡的鮑道君介紹,這裡原是沐泰山庄的倉庫,堆放中草藥同時,還在這裡煎中藥,小巷裡長年飄著藥香。由於他就居住在附近,從這條小巷走過時,他都會看看這個門門樓有沒有破損。這座門樓看似簡單,但是簡潔中帶著精巧,枋額下的靈芝以及四周角上的祥雲線條同樣是簡潔和流暢。
為使虎丘娃和其他志願者們加深對老山塘民居門樓的了解和熱愛,有老山塘活地圖之稱的徐文高邊走邊向志願者進行了知識的普及。磚雕作為一門古老的建筑藝術,彰顯了地域風情和審美情緒,映射著當地民俗文化內涵,水磨青磚上雕刻有浮雕、平雕、鏤雕、透空雕,而雕刻內容以人物花卉、鳥獸魚虫、神仙故事等人物系列、吉祥圖案為主,熔民俗、文學、書畫、雕刻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
渡僧橋下塘54號門樓高大氣派並氣勢恢宏。一帶到這裡,虎丘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就”哇——”地一聲異口同聲贊嘆起來:“好美啊!”有的還舉起相機拍起了照。在現場,徐文高給其他志願者作起介紹:這座磚雕門樓之所以可以用“考究”兩字來形容,是因為上有飛檐翹角、坡面、檐板,中間有斗拱、蓮花座,下方則有左右對稱的兜肚、枋額題字,隻可惜唯枋額上的文字和兜肚上的圖案已遭破壞。70歲的高扣香居住在這裡已有21年,每天早起會習慣抬頭看一眼精美的磚雕門樓,她還和鄰居種了一院子的花草,擺放在門樓下,使這座古色古香的門樓因花草而更加熠熠生輝。
探訪前已對門樓古跡
進行了排摸和梳理
在老少志願者探訪老山塘門樓古跡之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裡的門樓古跡雖然進行了排摸和梳理,但是百密仍有一疏,活動時,家住前小邾弄的唐全生得知后,就帶領大家來到前小邾弄24號這座三井老宅,踏看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門樓。這座門樓:枋額中間書寫有“湖海襟懷”,上題:光緒丁酉促春立,下有落款:顧鴻。對於門樓上的文字,他介紹說這意思是要像大海、湖泊一樣寬廣的胸懷,表現了主人高尚的志氣和情操。
前小邾弄50號的磚雕門樓圖案最為精美。上枋的枋額書有“長發其新”四字,中間是回紋字的磚雕,而下枋則是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的鯉魚跳龍門圖案,精美的圖案上六條鯉魚正隨翻滾的波浪,在飛濺的浪花中向門樓最左方的“龍門”跳串而去。大院裡的陳生大已83歲,這裡已居住了63年,老人一說起門樓就如同自家寶貝,從門樓上“甲寅春立”可知這座門樓應建於1914年即民國三年,距今正好100年,萬幸的是因大院位於小巷深處,這座精美的門樓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前幾年老街巷綜合整治,又進行了修繕,中間原本已模糊的幾個文字,就是幾年前描摹一新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