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的木材干燥工艺

  首先,家具的制造往往直接取决于用材的性质。红木、花梨木等木材与紫檀、黄花梨在木材质地上尚有一定差别, 因此,用材的加工处理就成为家具质量的先决条件。不少红木材料常含油质,加工成家具的部件容易“走性”,就是白坯完工以后,也还会影响髹饰。民间匠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处理木材材质的方法,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

  旧时,一般先将原木沉入水质清澈的河边或水池中,经过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浸泡,使木材里面的油质渐渐渗泄出来,然后将浸泡过的原木拉上岸,待稍干后锯成板材,再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任其慢慢地自然干燥,到那时,才用它们来配料制作家具。这种硬木用材的传统处理方法,所需时间较多,周期较长,现代生产已很少采用,但经如此干燥后的木材,“伏性”强,很少再有“反性”现象。传世的许多红木家具,有的已历时二三百年,除特殊原因外,很少有出现隙缝和走样的。用作镶平面的板材,不仅需经一二年的自然干燥,而且还需注意木材纹理丝缕的选择。

  民国以后,有些红木家具的面板开始采用“水沟槽”的做法,即在面板入槽的四周与边抹相拼接处留出一圈凹槽,可避免面板因涨缩而发生破裂或开榫现象。这种手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显然在工艺上要比镶平面容易。这与传统工艺中起堆肚的做法有些类似,但只将面心板四周减薄后装入边框内,槽口仅留0.5厘米左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