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纹饰的发展演化
2015-11-28 23:05:52 来源:中国红木文化网 已浏览次
家具大多是人类的生活实用品,家具上的装饰纹样是随着器物使用需要和人类的审美要求不断发展的,不但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需要和观念意识,而且是当时最通俗易懂、最普及的审美对象。但是中国时代久远,原始人的生活与理念、奴隶社会器物的种类与用途、封建社会亢阶层的享用和条件等等,并不都被现代人所理解和认识。因此前代最普及易懂的事物,却需后人经过考订才能明确,生活上实用器物的纹样也是如此。原始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理念大都与彩陶、玉器及其纹饰密切相关,中国服员辽阔,原始文化的发源地遍布南北,红山文化的勾龙、仰韶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的骨雕、良渚文化的玉器,创造了多种纹样语言。在图案组织方面,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都有所出现,特别是二方连续更是丰富多彩,既体现了主客观的结合、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也体现了人类的基本审美特点:图腾崇拜、宗教观念、符号涵义、写实到抽象的升华。
夏商的青铜器纹饰表现着人与天的关系,以动物纹为媒介,祈求将人的意愿与天沟通,运用形式感已达到某些心理效应。周代的纹饰承袭商代,而趋向简练,周的礼制思想也体现在纹饰的韵律美、节奏美、秩序美,以及艺术的严整性上。春秋战国家具由祭、礼,逐步转向实用,纹饰除了传统的鸟兽纹、抽象的几何纹外、出现以贵族生活为题材的镶嵌或刻纹的绘画性质的图像,表现了宴乐、歌舞、采桑、渔猎、战争等景象。
秦汉纹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仍以动物纹样为主流。汉代纹饰质朴无华,具有动感,构图紧凑,富浓厚的装饰意味,拙中见巧,简中有繁。而此时谶纬神学泛滥,阴阳符瑞流行,厚葬成风,这些在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染织上都有所反映。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发展迅速,加强了中外交流。魏晋南北朝,外来宗教艺术的影响加大,佛教等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克孜尔石窟佛教故事菱形图案的组合,动物纹饰的装饰意匠,代表了龟兹艺术的最高水平。宋陆探微的“秀骨清像”,梁张僧繇的“张家样”,齐鲁仲达的“曹衣出水”,也影响到造像和纹饰,青州造像上翔龙与嘉莲的雕饰,清秀典雅,是南北艺术交融额成果。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