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简的厚重——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在现代的延续

      中国古典家具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并通过传统制作工艺匠人口传身授延续至今的一个行业领域,它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传统古典家具设计是一个涵盖形制划分、用料选材、结构设计、工艺制作、工具使用等流程,针对材料、形式与功能综合分析运用的设计过程。本文从形制的宜用优化、语言的现代表达、思想的宗义延伸、结构的科学继承、材料的多样拓展等五个方面,结合传统古典家具的设计案例,尝试探讨现代家具设计中古典设计形式与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古典设计形制的宜用优化

      中国古典家具的设计是基于传统文化风俗背景,遵循“礼制”与“法式”结合个人的需求而展开的。然而,在古典家具设计中,往往更注重“礼仪空间”中家具陈设需求,而忽视“生活空间”中更多人性化的使用需求。家具设计发展到今天,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人们彰显个性、崇尚自由,可以说人性化设计的追求已然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首要因素,甚至成为核心的设计目标。旧有的家具形制分类也明显不能满足今天人们多样化的使用需求,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传统古典家具设计与现代家具设计的现况呢?这就需要我们尝试古典设计形制的宜用优化,即在重赋家具可承载文化特质的同时,实现更人性化的宜用设计。

      以古典家具座椅为例,传统座椅从形制上可以分为: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四类(图1)。这是人们根据座椅的不同使用特征进行的分类,是一种泛泛的定义划分,在看似固定的类别范式背后,其实留给匠人们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我们可以尝试在设计中将靠背椅搭脑部分的功能进行拓展,在一统椅的靠背上尝试使用贴合人体特征的曲线形态,将官帽椅四出头进行巧妙延伸,把圈椅形式比例结合实用功能的多种调整尝试等等,这些基于形制框架的宜用优化设计,都会为传统家具的现代设计提供发展演变的可能性(图2)。

      古典设计元素的现代表达

      传统设计风格的现代延续,绝不是形式上的模仿与再造,而是文化层面的沿袭与更新。明代家具因其简洁风格与大气的形制特征,得到设计师们广泛认可,并对世界范围内的设计风格产生深远影响。将其与当下一统设计之风的西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明式椅子仍然具有很多的借鉴与参考的价值,甚至某种程度上能够引导设计师在某一语境中找寻到跨时代的设计共鸣。下面我们以几款家具设计实践作品为例,来看一看如何利用现代设计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古典家具传统风格的设计意蕴。

      基于梳背椅(图3)形制特征,而以现代设计语言创作的设计新作品 (图4)。梳背椅的命名形象地描绘出了它的主要特征:靠背由多根竖棂组成,如同梳齿,通体周正。现代设计风格即现代简洁设计风格,是运用简洁硬朗的几何线条来概括物体的形态。本设计中,靠背椅采用木框架榫卯结构,通体几何线条造型,方正硬朗。设计者将“木梳”靠背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将其纵向拉长贯通搭脑与地面横枨,呈现简洁的现代感同时又不失周正典雅的古典气质。再如另一新设计作品(图5),这一款靠背椅综合了扶手椅、圈椅、一统碑椅的形制特征,整体采用木框架榫卯结构,运用简洁的几何线条构造出椅子的外轮廓框架,简洁而整体,周正典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